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破局者:海信激光另辟路径,打破日韩技术垄断局面

星之球科技 来源:艾瑞集团2019-06-13 我要评论(0 )   

美国一纸禁令,我国216家公司被纳入实体清单,华为、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中国知名创新企业遭遇“极限施压”。一夜之间,华为海思“

美国一纸禁令,我国216家公司被纳入实体清单,华为、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中国知名创新企业遭遇“极限施压”。一夜之间,华为海思“备胎”转正,“我们不仅要保持开放创新,更要实现科技自立”,华为海思一封公开信掷地有声。

前有“中兴事件”,现有“华为事件”,中国制造业接连吃着“哑巴亏”,核心技术长期依赖于进口“买买买”,被国外巨头牵着鼻子走。在此之前,科技自立对企业来说只是一种选择,经此两个事件,给中国制造企业发出了警示:科技自立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必经之路。

在科技自立的这条路上,华为其实并不孤独。中国彩电品牌还有号称彩电界的华为——海信坚持“科技立企”这一发展战略,多年前就坚定地选择了自主研发激光显示技术,打破了原来在显示技术上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让中国品牌首次在新型显示技术上掌握了核心技术,实现了产业化,真正掌握了电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微信图片_20190612131814.jpg

(海信“科技立企”)

1

受困:“空心化”的局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虽大却不强。中国制造业在“科技自立”的道路上走得磕磕绊绊,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中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没有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特别是高端电子元器件大部分仍来自于进口。在全球化之路,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有时并不能遵循着正常的经济和产业规律。长此以往,难保不会出现一些科技封锁的“黑天鹅”对产业和企业造成伤害。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如果没有关键的核心技术支撑,在产业化过程中就会变成“空心化”,企业就会陷入困境。

在中国彩电业,过去的30多年发展历程中也一直面临着这个问题。1958年天津712厂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视机,此后的几十年间,历经了电视黑白显示技术、彩色CRT显示技术和液晶平板电视技术。在CRT显示技术时代,中国品牌只能做整机生产,不掌握核心技术,依靠打价格战,把利润都让给了外资品牌;在液晶平板电视时代,电视整机成本占比80%的液晶模组和核心显示技术,全被日韩台面板厂掌控,中国品牌没能把握到战略方向;如今,OLED电视作为彩电中的明星产品,很多中国彩电品牌也加入到OLED的阵营中,但LGD是全球大尺寸OLED面板的唯一提供商,目前中国还不具备量产大尺寸OLED面板的能力。

5c93488f4f6148dc8de2bbc0ea770369.jpeg

(CRT显示技术时代)

中国上百家电视企业在这30多年中饱受缺乏核心技术困扰,受制于国外巨头,外商一方面赚取了中国企业大额的利润,另一方面还没能从心里上认可中国企业。中国彩电龙头企业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对此深有感悟,周厚健有一次去国外参展,一家外企负责人对他说,用他们的模组,中国厂商只要安装四颗螺母就可以了。原来在外商眼中,中国厂商就是个组装厂。周厚健觉得,那是中国上百家电视企业都应该感到耻辱的一幕,他暗下决心,外国人能做的,中国人也能做,而且还会比他们做得更好。周厚健回国之后立刻调集资源,用几年时间,带领海信研制出国内第一条电视液晶模组线,打破了对国外的依赖。

微信图片_20190612131832.jpg

(彩电面板商仍被日韩垄断)

但在液晶平板电视的核心技术上,日韩面板厂商构建的技术壁垒仍坚不可摧,中国厂商现如今仍无法突出重围,而OLED显示技术成本高、技术不成熟并且难以大规模产业化,短期之内难以市场化推广。除了OLED之外,目前还有一些新型显示技术比如QLED、Mini-LED、Micro-LED等,这些尚在演进中的前沿技术,中国品牌并没有主导权。

作为中国彩电界的“元老级”人物,周厚健也在思考中国彩电业的发展走向,如何打破“空心化”这一困局?正面“开杠”短期之内无法突围,是不是能独家开辟彩电产业升级换代的新路径?在他起了这个念头的2007年,在没有国际先例的情况下原创一个品类,对中国彩电产业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07年,周厚健发现了激光显示这一新型技术,激光显示技术是全新一代能够实现超大色域、超高分辨率和超大屏幕的光电显示技术。与液晶电视相比,激光电视的色域覆盖率从62%提高到90%以上,色彩表现能力更是其3倍;此外在价格、重量上仅为同尺寸液晶电视的十分之一,功耗则是液晶电视的二分之一。同时,比起OLED,激光电视性价比高、产业化成熟、符合家庭超大屏需求的激光电视,更适合担当彩电产品升级换代的角色。

至此,海信在激光显示技术开启了十二年的技术探索之路,成了这一技术路线最坚定的执行者。在整个中国家电行业中,海信是公认的技术派,包括ULED技术的深度研发、芯片技术等领域都在业内领先,在海信的基因里,科技立企已经深入血液骨髓,海信认为,唯有坚守以关键技术突破为核心,才能从“空心化”的困局中跳脱出来。

2

破局:挺进价值链上游

在新型显示技术上中国品牌首次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真正掌握电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海信作为这一新型显示技术——激光显示技术的典范代表,多年来深耕激光电视领域的战略布局,自主研发,形成技术和制造壁垒,对于中国彩电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微信图片_20190612131836.jpg

(海信研发投入大,全球有15个研发中心)

自2007年开始,海信着手研发激光显示技术,在此之后海信一直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技术路线。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地试错了四年,海信的研发团队才确定了“激光光源+超短焦镜头+抗光屏幕”这条激光电视技术路线。从实验室技术模型到样机、从样机到可量产的产品,海信又用了三年,直到2014年海信推出了全球首款自主研发的100寸超短焦激光电视,历时七年才让这项独立研发的技术变成了一个可量产的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至此,海信打破了国外企业在电视显示技术的长期垄断地位,对稳定中国彩电行业有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以激光电视中的部件光学引擎镜头为例,为了打破国内品牌大多数直接从国外买镜头的做法,海信实现从研发、设计到整机生产制造完全自主运营,镜头装调精度标准更是严苛到5微米,相当于误差不到一根发丝直径的1/20。这5微米,经历了数百次调试和积累,从最初组装5次合格,一天产出5台,到现在一个月几百上千台。从这5微米的故事可以想象,自主掌握整机70%的制造话语权,对海信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研发工程师们12年日日夜夜的汗水,是量变到质变的累积。

微信图片_20190612131821.jpg

(科技自立不是闷头研发,而是开放合作)

专利申请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体现了科技领域的成果,在激光显示技术领域,海信已申请700多项专利,极大程度地验证了海信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海信在激光显示领域核心的激光光学引擎已实现可100%自主研发设计,从研发、设计到整机生产制造完全自主运营。

科技自立不仅是闷头研发,也并不是要彻底排外,而是既开放合作,又独立自主,才能实现多赢,作为激光电视的龙头企业,海信更是牵头开展了激光显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不余遗力地推动行业的发展。

在产业方向上,海信在与德州仪器合作的基础上,同时在激光光源技术、光机模组、整机制造等方面掌握关键技术,推动激光电视作为下一代电视方向发展。

微信图片_20190612131825.jpg

(科技给人带来便利)

再到应用方向上,海信与长虹、PPTV、坚果、峰米等企业一道,以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针对技术进行合作共享,与其他激光电视品牌公司构建价值共同体,把激光电视带给用户的价值理念普及到中国14亿用户乃至全球用户。

微信图片_20190612131840.jpg

(激光电视是彩电升级换代的主角)

产业供应链分工在全球化时代是必然的趋势,中国制造业从中下游的整装到核心技术的掌握,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中国科技创新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角,需要争取挺进产业价值链的上游,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这样才能从根源上破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困局。惟有如海信所走的路一样,科技自立,一步步向产业价值链的上游挺进,虽过程漫长,但没有别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海信激光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