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3D新闻

贵州首次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手术

3D打印商情 来源:金黔在线2014-07-25 我要评论(0 )   

在3D打印技术帮助下,近日,遭遇意外车祸导致髋臼严重骨折的张君(化名)手术成功。据悉,该例手术为贵州省首例运用3D打印技术参与的骨科手术。

    在3D打印技术帮助下,近日,遭遇意外车祸导致髋臼严重骨折的张君(化名)手术成功。据悉,该例手术为贵州省首例运用3D打印技术参与的骨科手术。

  46岁的张君因严重车祸致全身多处受伤,尤其是髋臼(盆骨附近)骨折。

  贵阳市骨科医院收治了该患者,主治医生陈洪强告诉记者,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髋臼周围的内外侧面有大量肌肉附着,并且有血管网形成,因此髋臼的血液供应丰富,病人髋臼两处的关节都已脱位,复位手术难度很大。因此医院想到借助先进的3D打印技术,通过提供患者受伤部位的CT扫描数据,利用3D打印技术,按照1:1的比例还原打印出完全相同的患者受伤模型。

  陈医生说,近日,借助1:1还原的模型,医生对患者受伤部位和伤情可以一目了然,除了制定手术预案外,还能利用模型进行术前模拟手术操作。虽然患者的植入物不是3D打印出来的东西,但是手术前期利用3D打印的模型所做的一切工作提高了手术的精准率,缩短手术时间。

  根据测算,同类型的手术时间可以缩短一个多小时,并能降低了手术风险。目前患者恢复良好,不久之后即可出院。

  据该院副院长刘炯介绍,3D打印技术精确度达到0.1毫米甚至更小,这对手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利用病人的CT扫描数据,通过3D打印‘再造’一个一模一样的患病部位,由此,医生也能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他表示,术前模型仅仅只是个开始,在骨科手术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医用钛钢板等置入物,这些置入物都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尺寸常常不合适,只能依靠有经验的骨科医生在手术中“手工打磨”成较为合适的尺寸,但是手工打磨难免有偏差,今后还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对置入物进行精准定性,在手术中直接使用。

  延伸阅读:

  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一直以来都是全球范围内的前沿科技运用。自2000年左右开始,欧美部分医疗机构开始试验引进3D打印技术,2010年左右,一些欧美医院开始试验性的利用3D打印技术为医疗临床服务。

  截止目前,欧美和日本一些医疗试验机构已依靠3D打印技术成功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模型制造、颅骨植入、人造下颌骨移植、人工外耳植入、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假肢关节再造、面部整形等手术,并且,一些研究者正是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血管、肝脏甚至细胞,另一些研究机构正在进行的3D打印技术与生物医疗技术融合已取得重大进展。

  在国内,由于3D打印对医疗机构而言属于跨行业技术,加之设备价格昂贵、专业人才稀缺,仅有极少数医疗研发机构开展3D打印医疗产品的试验。在贵州,3D打印技术医疗领域的运用个例鲜见,贵阳市骨科医院运用3D打印技术应属贵州首例。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