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刘忠军(左)在办公室里与助手一起研究用3D技术打印的微孔型人工枢椎。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的办公桌上,放着一盒形状各异、布满孔隙的东西。刘忠军说:“这就是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人体骨骼。”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经过4年的努力,刘忠军带领的团队已经在脊柱及关节外科领域研发出了几十个3D打印脊柱外科植入物。其中,颈椎椎间融合器、颈椎人工椎体及人工髋关节等3个产品已经进入了临床观察阶段。目前,已有50多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植入的3D打印出来的钛合金“骨骼”,临床效果良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