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3D新闻

大力扶持 多地着重布局3D打印产业

激光制造网 来源:中关村在线2013-04-09 我要评论(0 )   

据调查,成都高新机械工程学院和材料工程学院等,在数据分层软件、成型软件等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成果;四川大学和西南交大则在3D打印应用技术方面...

       据调查,成都高新机械工程学院和材料工程学院等,在数据分层软件、成型软件等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成果;四川大学和西南交大则在3D打印应用技术方面有实践经验,新材料产业则正是成都的优势主导产业。

  “材料在3D打印技术产业链条中恰恰是最关键的环节。”王强称,尽管3D打印技术实现产业化仍需时日,但成都已经具备了“抢跑”的产业基础,在材料和航空航天领域都有较大的突破空间。

 


 

  据悉,今年1月底,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已与成都双流县达成意向,拟共同出资5亿在双流建设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向成都及周边地区的电子、汽车、机械设备等企业推广3D打印技术。同时,四川大学也正积极与一家本土企业合作,准备利用3D技术研发打印水陆两用汽车。

  而随着成都首批重大产业技术路线图及相关产业研究报告的出路,成都无疑将刮起一股更为迅猛的3D打印产业布局热潮。

    在国内,北京已建立“中国工业设计技术服务联盟”,整合了国内外39家从事打印技术的机构,培育设备供应企业。其中一家企业已推出万元级3D打印机,2012年产品销量达3000台。

  在陕西,已成立了三维打印产业联盟,其发展重点为低价位3D打印设备及医疗3D技术,并面向航天、超高飞行器方面作陶瓷材料的超前研发。

  在南京,正在规划以企业为基础平台,聚集江苏省内的高校资源,筹建省级“3D打印协同创新中心”、“3D打印技术研究院”、“3D打印服务体验中心”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