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军工航天新闻

激光聚变研究工作组获得美国物理学会JohnDawson奖

星之球激光 来源:中国光学期刊网2012-09-06 我要评论(0 )   

美国物理学会(APS)2012年John Dawson奖授予7位从事高能 激光 研究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他们中的6位来自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美国物理学会(APS)2012年John Dawson奖授予7位从事高能激光研究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他们中的6位来自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另一位则来自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APS将他们所作的工作形容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内一项意义深远的发现,它对LLNL的国家点火装置(NIF)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体来说,该奖项是为奖励“预测并证实了自生成等离子体-光学光栅上的激光散射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高能激光束的产生和转向,而这种高能激光束对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和高功率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赢得该奖项的小组成员分别是:Debra Ann Callahan、Laurent Divol、Robert Kirkwood、Edward Williams、Nathan Meezan和Pierre Michel(他们全来自LLNL),还有LANL的George Kyrala。他们共同分享5000美元的奖金和一份获奖证书,而且将在APS等离子体物理分会的第54届年会上正式领奖。年会将于今年10月在美国罗得岛州的普罗维登斯市举办。

  据LANL的相关人士介绍,本次获奖的研究是基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所获得的发现。当时,物理学家指出,等离子体中交叉传播的激光束能够互相交换能量——一种能够降低聚变点火靶丸内爆对称性的效应。该现象是列在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涵盖性术语之下的众多现象之一,而这些术语则用来描述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与激光束发生相互作用的途径。

       最初发现之后,利用罗彻斯特大学的OMEGA激光器进行的实验和新的超级计算机模型使科学家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利用对激光束波长的轻微调整以及甚至对NIF靶丸内爆对称性的调整,可实现能量转换过程的人为控制。

  2012年8月,NIF的科学家透露,他们利用一个1.8 MJ、500 TW的激光脉冲轰击了含有氢、氘、氚混合物的2 mm靶丸,而这个激光脉冲是由NIF的192路激光系统产生。

  随着NIF的巨型激光系统距离产生有能量增益的聚变的目标越来越近,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就是如何维持高对称性激光束。激光束的任何扭曲都会影响高压下聚变靶丸的内爆方式,并使得有能量增益的聚变变得更加难以实现。

  John Dawson奖项设立于1981年,旨在表彰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每年评选一次,评选周期为三年,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John Dawson的朋友及家人共同赞助,2007年以前曾命名为Excellence in Plasma Physics Award(杰出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奖)。
 

译者Kevin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