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
-
光子形状影响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技术中心(CQT)的科学家揭示出光子的形状会影响到其被单个原子的吸收过程。他们表示这个发现意义非凡,这表明光子的能量(亦即波长)不再是确定光子行为的唯一因素。...
2017-01-12 -
石墨烯与橡皮泥的结合,造就出优质导电性的高灵敏传感器
来自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材料科学研究中心(AMBER)的研究人员发现橡皮泥能够同时表现出弹性固体和液体的特质,而且在结合石墨烯后,这种特性愈加明显。于是,研究人员将两种材料——石墨烯和橡皮泥(SillyPutty)混合,得到了一种优质导电性的高灵...
2017-01-11 -
美科学家制造出多孔三维石墨烯结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通过按压并熔化石墨烯薄片,制造出迄今最轻质坚固的材料之一——一种多孔的三维石墨烯结构,其形状类似海绵,密度仅为铁的5%,但坚固程度为铁的10倍多。...
2017-01-11 -
谷歌展示新版无人驾驶系统:把激光雷达成本降低了90%
北京时间1月9日早间消息,谷歌上周日在底特律车展的一场预展中披露了应用在克莱斯勒Pacifica中的最新无人驾驶系统,并表示这项技...
2017-01-09 -
用激光解开反物质之谜:理解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失衡状态
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核中心的科学家们找到了一条揭开反物质之谜的新途径。物理学家让一道激光照射在反原子上,观察它们的反应与原子是否有所不同。这项研究为解决反物质之谜带来了一线希望。...
2017-01-09 -
中科院光电所提出一种基于中红外光腔衰荡光谱的多组分气体同时测量技术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在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痕量气体检测方面取得进展:利用光腔衰荡技术,结合在中红外波段可以覆盖很宽光谱范围的脉冲量子级联激光器,同时实现了多个宽带吸收气体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测定。...
2017-01-05 -
欧洲科学家用激光照射反原子 有望解释物质和反物质组成
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核中心的科学家们找到了一条揭开反物质之谜的新途径。物理学家让一道激光照射在反原子上...
2017-01-05 -
周建英课题组:散射光成像有望冲击透视技术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建英教授团队发展出一种逆向恢复成像的实验新技术,采用独特的光学系统设计找到在混乱光...
2016-12-30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服务与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