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前沿:3D打印酵母生物反应器
近日,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生物反应器,它可以在几分钟内用低成本的化学品和一台3D打印机制造好,这种反应器可以让酵母一次性存活和活跃数月。如果这种方法可以工业化,连续发酵可能会取代今天的批量处理方法,并且将带来许多优势。...
2017-07-20 -
厉害了!俄制成每秒拍摄20万亿次的全息数码相机
为揭示微观世界的某些连续物理变化和生命活动,俄罗斯研究人员最新研制出一种每秒拍摄20万亿次、可立体显示被研究对象动态的全息数码相机。全息摄影是指当某种光波透射一个物体或被其反射后,记录透射及反射光中所有光波振幅和相位的照相技术。...
2017-07-14 -
北京大学:新一代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研制成功
北京大学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组成跨学科团队,成功研制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并获取了小鼠在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清晰、稳定的图像。...
2017-07-12 -
沈国震课题组: 柔性电子家族迎来新成员——柔性紫外图像传感器
该项工作为获得高性能柔性紫外图像传感器提供了一个新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工艺。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有望实现更高的像素集成度并为高性能柔性紫外成像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带来可能。...
2017-07-11 -
二维材料如何改变世界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一日千里。石墨烯从被发现到应用于可折叠式显示屏以及新能源电池等只仅仅间隔了十余年时间。随着石墨烯的发现及其奇异特性的不断挖掘,二维材料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其涵盖了石墨烯、拓扑绝缘体、过渡族金属硫化物、黑磷、锑烯...
2017-07-11 -
科学家开发基于激光的望远镜系统:太空接入互联网
鉴于我们处在太空探索和发现的一个激动人心时期,我们的互联网需求可能很快就会超出地球范围。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先来谈谈月球的互联网接入问题。...
2017-07-08 -
沈国震课题组: 柔性电子家族迎来新成员——柔性紫外图像传感器
中科院半导体所沈国震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范智勇教授课题组合作,采用在单晶Zn2SnO4纳米线表面修饰ZnO量子点的方法,成功地研制出一种同时具备高光电导增益、低暗电流和快响应速度等优点的柔性紫外图像传感器。...
2017-07-07 -
瑞士4D打印技术研发取得进展
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非常普及,而4D打印就是在三个维度的立体空间中进行的3D打印再增加一个时间维度,使打印的物体能够随时间的延续按照预先设计的要求发生外型和结构的变化,最终形成所需要的物体。...
2017-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