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深度解读

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应用研究获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20-09-15 我要评论(0 )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计算物理与量子材料研究部徐文课题组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应用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CTFEL)装置,开展电子...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计算物理与量子材料研究部徐文课题组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应用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CTFEL)装置,开展电子材料的太赫兹动力学特性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Picosecond terahertz pump-probe realized from Chinese terahertz free-electron laser为题,发表在Chinese Physics B上。


电子能量弛豫时间是电子材料的关键物理参数之一。研究人员利用CTFEL特有的太赫兹脉冲结构(特别是皮秒脉宽微脉冲结构),搭建首创的“单色皮秒太赫兹泵浦-探测”系统(图1),基于此系统,测量半导体材料的泵浦-探测特性及电子能量弛豫时间,研究室温下高迁移率n-GaSb晶体在不同自由电子激光辐照频率下的动力学电子特性。研究人员结合理论模型的拟合(图2)发现,在1.6THz(辐照功率为10W)和2.4THz(辐照功率为25W)激光辐照下获得n-GaSb晶体的电子能量弛豫时间分别为2.92ps和2.32ps,该结果与应用四波混频技术得到的实验结果一致。


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强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辐射下,电子-声子散射诱导的热电子效应或非线性电子响应会导致半导体材料中电子能量弛豫时间的减小,此时电子从辐射激光场获得能量,通过发射声子(或晶格振动)耗散能量。当声子发射的能量损失率小于光子吸收的能量增益率时,材料中的电子会被加热,从而使电子弛豫时间减小。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于2017年底在成都饱和出光并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太赫兹科技已正式步入自由电子激光时代。该研究中基于CTFEL搭建的“单色皮秒太赫兹泵浦-探测”系统与其它超快光电探测技术相比,在电子和光电子材料研究中具有优势:不涉及光生载流子和相关激子效应,可测量自由电子的动量和能量弛豫动力学过程;实现单色太赫兹泵浦和探测,无需对测量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来分析实验结果;结合自由电子激光的频率连续可调性,实现对太赫兹泵浦-探测的辐照频率选择。研究表明,基于自由电子激光的“单色皮秒太赫兹泵浦-探测”技术,可为电子和光电子材料的动力学特性研究提供新的测量方法,拓宽脉冲型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的应用研究领域。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基金(NSAF)的支持。(来源: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