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科技1亿布局智能农机!激光巨头跨界打造“农业机器人军团”

  激光制造网  来源:有篇光电

当激光切割的火花遇见黑土地的麦浪,中国高端制造龙头华工科技正在哈尔滨书写产业跨界的新故事。

2025年7月末,一则工商变更信息引发产业界关注——华工科技斥资1亿元在哈尔滨成立全资子公司华工智耘科技。这家新公司的经营范围直指智能农机装备与农业机器人,标志着“中国激光第一股”正式进军农业科技领域。

在激光焊接全球首发、欧洲4S店开业捷报频传的盛夏,华工科技悄然落子东北农业重镇,其战略版图正从工业母机向广袤田野延伸。


北疆落子

智能农机的“激光基因”

哈尔滨华工智耘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绝非偶然。该公司由华工科技旗下武汉华工激光与华工科技投资管理公司分别持股,法定代表人为深耕装备制造多年的王建刚。


从经营范围看,这家新公司聚焦三大方向:

01

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

适应极端农田环境的智能作业装备。 

02

智能农机装备销售

整合激光导航与AI决策系统。 

03

农业机械制造

实现农业装备的本地化研发生产。 


东北作为中国大粮仓,正面临农业人口老龄化、生产效率瓶颈等挑战。华工科技此时进军智能农机,恰逢国家千亿农机更新补贴政策落地的关键窗口期。


技术迁徙

从汽车焊接到农田作业的“降维赋能”

华工科技选择农业赛道,背后是成熟技术跨场景应用的战略考量。在7月全球首发的动力电池液冷板激光焊接装备中,其突破的AI熔池监测、微米级热控制等技术,为农业机器人提供了现成的技术底座。


具体技术迁移路径包括:

“我们在复杂曲面加工中积累的三维共形扫描技术能让农业机器人精准识别凹凸不平的农田地表。”华工激光技术总监透露。


生态布局

新公司的“矩阵攻势”


华工智耘的成立,是华工科技2025年产业布局的冰山一角。半年来,华工科技已密集成立几家子公司,构建起多元产业矩阵:

苏州立华科技

与立讯精密合资,主攻3C电子金属3D打印,华工激光注资1.4亿元。

匈牙利欧洲展示中心

首创“激光智造4S店”模式,开业当日斩获3200万元订单。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

1.6T光模块量产基地投产在即。

这种多点开花的布局,折射出华工科技 “技术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的战略逻辑——以激光技术为圆心,向新能源、半导体、农业装备等外延赛道辐射


全球棋局

从替代进口到反向出口的质变


华工科技的跨界底气,源于其在国际市场的突破性进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出口额同比增长16%,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等高端装备订单量已超越国际品牌。

在布达佩斯开业的全球首家“激光智造4S店”,将汽车行业的服务理念引入工业领域:
  • 交付周期从数月缩短至72小时

  • 提供本地化提货与技术服务

  • 开业两小时即售出3台高端装备

目前华工科技在北美、东南亚、澳洲等地已设立十余个分支机构,业务覆盖90余国。


未来战场

工业母机与农业科技的“共振”


7月的武汉光谷,华工科技在全球工业母机大会上首发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装备。这台能在金属上“绣花”的设备,其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正是农业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前奏。


随着湖北工业母机创新研究中心揭牌,华工科技作为核心成员,将联合攻坚增材制造、等材制造、减材制造三大方向。这些技术通过再创新,完全可迁移至智能农机领域:

  • 金属3D打印→定制化农机零部件

  • 激光清边技术→农田边界智能测绘

  • AI故障诊断→农机自主运维系统


“工业母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而农业需要更智能的机器。”行业观察家指出,华工科技的跨界本质是高端制造技术的场景裂变


从匈牙利工厂的激光切割机轰鸣,到哈尔滨农机的智能传感器调试,华工科技的技术迁徙路线图逐渐清晰。当1亿元注册资金注入黑土地,激光巨头正在证明:高端制造的终极价值,不在于束之高阁的精密,而在于落地生根的变革。从汽车工厂到麦浪田野,这场技术普惠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申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