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金属钣金新闻

解读2018年诺贝尔物理奖:关注激光物理学领域创新发展

Nick 来源:新华网2018-11-29 我要评论(0 )   

新华网上海11月29日电(李浩)昨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新华网“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协大讲坛管理办公室共同...

新华网上海11月29日电(李浩)昨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新华网“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协大讲坛管理办公室共同承办的“解读2018年诺贝尔物理奖”活动在上海启动。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健、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刘一等专家出席,共同探讨激光物理学的创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接受新华网专访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以及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性贡献。阿斯金发明的光镊工具能够“夹”住微小如原子、病毒以及活细胞等物体,这让研究人员实现了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利用激光束操纵和移动物体。莫罗和斯特里克兰的科研突破则为实现更短和更强的激光脉冲打下基础。他们发明的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已经成为高强度激光的标准,应用于众多领域,例如目前广泛开展的激光视力矫正手术。三位获奖科学家的研究为激光物理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在接受专访时提到啁啾脉冲放大技术是至今为止产生超高峰值功率激光脉冲的唯一手段。啁啾脉冲放大技术自1985年发表至今,全世界所有超高功率超短脉冲激光都是从该原理而来。如今,李儒新及其同事正在利用该原理,研制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并有望将激光峰值功率提高到打破世界纪录的峰值。“目前,在光学研究的这个分支领域,中国暂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说。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健在活动现场进行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健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讲人,结合本次诺奖物理学奖涉及的科学领域,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吴健深入浅出地为现场观众解读了光镊技术、啁啾脉冲、超短激光脉冲等激光物理学原理。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他说基础研究最主要目的是探索未知的世界,基础研究也会带来很多创新的革命发展。超快光学从最初发展到基础研究的展开,已经产生了多项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实际应用,如用飞秒激光可以进行超高精度加工等,但在微观世界中的科学研究进展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和应用的潜质。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刘一接受新华网专访

作为曾在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杰哈·莫罗实验室工作过的中国科学家、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刘一,在提到这段经历时表示受益匪浅。他回忆说杰哈·莫罗是比较大胆的科学家,面对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他始终坚持并不断朝着目标努力,始终走在科学研究最前沿,倡导最新的技术和最新的概念。刘一表示,基础科学研究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也可能工作坚持了很多年仍不能成功,这都是科学研究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据悉,“解读诺贝尔奖”系列活动自2012年开展,至今已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科普活动。2018年解读诺奖系列活动第三场“解读诺奖化学奖”将于12月8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开幕,届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佳海、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冯雁等专家将出席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物理学超短脉冲激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