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金属钣金新闻

激光专家落选:院士评选先脱候选人“官袍”

星之球科技 来源:ofweek2013-07-18 我要评论(0 )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候选人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全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医药卫生学部采用通信评审、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候选人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全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医药卫生学部采用通信评审、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专业背景学部评审),从560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73位,其中,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专家、国防科技大学刘泽金教授入选。

 

  尽管在发布时间和平台的选择上刻意保持低调,但中国工程院7月1日公布的201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质疑:173位候选人中,竟有数十位企业高管赫然在列。

 

  而此前在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候选名单中,激光技术领域专家有多为教授入选。如,3D打印行业代表人物史玉升和王华明;因发明S-150型超高速等待式分幅摄影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深圳大学教授李景镇;分别在光纤激光技术和激光、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杰出贡献的国防科技大学刘泽金教授、清华大学张书练教授;长期从事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与工程研究工作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张小民。

 

  如今,第二轮候选名单公布,不仅深圳大学李景镇教授、清华大学张书练教授等没有入选,连今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以“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王华明教授都没有入选。而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173位有效候选人中,企业高管居然占据数十个席位,令人意外。虽然候选人构成具体信息不详,但可以预料,除了企业高管之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层官员也占了很大比例。可见,院士成“院仕”,院士评选去行政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最突出的例子是,2010年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85%是现任官员……研究院士制度近10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则认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现象是一种必然,无非是受中国人骨子里“官本位”文化的影响。

 

  “官本位”是寄生在社会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已经严重侵入和腐蚀了当今中国学术界,也严重影响着中国学术界的价值判断与利益分配。事实上,正是看到了为官者在学术领域中的通赢与通吃现象,所以才会有大量的学者甘于去做一些琐碎的行政事务,甘于以牺牲学术研究时间为代价,去换取行政职务,以及蛰伏在官位之上的诸多权力。而在学术界,拥有官位与权力,就意味着拥有大量的科研经费以及各种社会特殊资源,行政至上而非学术至上,实际上已经牢牢主宰了学术界的地位与方向。

 

  在“官本位”活色生香的背景之下,哪怕是有绝大多数的院士成为“院仕”,也不足为奇。问题是,当学术不能归学术,行政不能归行政,二者的位置交错重叠、混淆不清时,学术研究只能成为科学领域中的“鸡肋”,成为行政官员贴在脸上的“标签”,这无疑是中国学术界最大的悲哀。因此,两院院士评选若要真正去行政化,首先应脱掉候选人的“官袍”,除了限制政府官员之外,也要限制企业高管和学术官员的比例,让那些长期从事科研且成果卓著的普通科研人员,在两院评选中脱颖而出。

 

     以下将为你简介入选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名单的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专家刘泽金教授和和此前曾经入选第一轮候选名单的史玉升、王华明、李景镇、张书练和张小民。

 

一、刘泽金教授

  1963年出生,军用光学专业博士毕业。现任: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863计划8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某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高能激光技术研究,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军队和部委级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获发明专利授权9项。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研究

  光纤激光器具有效率高、光束质量好、安装方便等优点,在工业和国防领域有着很好的应有前景。光纤激光器的一个固有缺点是产生激光的纤芯太细(一般直径在几到几百微米,纤芯太粗光束质量将会下降),不能承受大平均功率的激光,因此,对100kW级这样的大功率应用而言,多路光束合成是必由之路。光束合成的方案有非相干合成与相干合成两种,理论上相干合成光束远场中心的强度是非相干合成光束的n倍(n为合成光束的路数),故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在迈向大功率时遇到了诸多困难。一方面,功率的增大会导致激光谱线的加宽,谱线加宽又导致相干性下降;另一方面,压榨谱线会降低非线性效应阈值,非线性效应又限制了激光功率的提升。多路激光的合束也有极大的难度,孔径填充不满将会导致远场旁斑能量增加;共孔径合束合成的路数又受限制。本报告重点介绍作者所在项目组在光纤激光相干合成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基于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的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相位控制技术、宽谱多波长相干合成理论、准单频光纤激光放大器的概念、多路光束的合束技术及相干合成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等。项目组在技术和理论上取得了系列突破,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千瓦级光纤激光的相干合成,准单频光纤激光放大器首次达到千瓦级输出功率,并实现了8路光纤激光的偏振相干合成。

 

  2011年5月,刘泽金率领课题组研制的“千瓦级光纤激光相干合成试验系统”,实现了9路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系统输出总功率达到1.5千瓦,光—光转换效率达到75%,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国际最高水平。系统具有输出功率大、光束质量高、散热效果好、系统成本低等特点。

 

  该课题研究组发明了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和单频抖动的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相位控制方法(简称“优化算法”),实验中发现了宽谱(约30GHz的谱线宽度)激光也能实现部分相干合成的物理现象,提出了用非单频激光进行相干合成的技术路线,阐明了宽谱、多波长激光相干合成的物理机制。

 

  他们自行研制出9路百瓦级光纤激光放大器,当总输入功率为1900瓦时,相干合成功率可达1560瓦,这一输出功率为目前已知的该领域国际最高水平。

 

  用优化算法能够实现宽谱和多波长激光部分相干合成的这一科学新发现,打破了此前只有窄谱激光才能实现相干的认识。

 

  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该发现的物理机制,为新一代大功率光纤激光系统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研究成果于2009年在美国出版的国际光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OpticsLetters上以封面图示文章发表,在国际激光学界中引起广泛关注。

 

  他们和美国学者各自独立提出将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优化算法用于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技术方案,并单独提出了用于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单频抖动相位控制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成功实现了“不同波长激光束的同步自动对齐”,解决了相干合成时相位控制的技术难题,获得了高质量的稳定激光输出,使目前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主动相位控制方法达到4种,得到国际激光领域同行的赞许。

 

  与此同时,刘泽金等还提出了相干合成光束质量评价方法,解决了过去常用的光束质量评价标准不能对相干合成光束进行很好描述的问题,被学术界认可和采用。美国定向能协会出版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导论》一书采用了该方法,称其是“孔径填充相干阵列光束质量的最佳测试方法”,总装备部光电子技术专业组推荐其为我国相干合成激光光束质量评价准则。

 

  近年来,该课题组在AppliedPhysicsLetters、OpticsLetters、OpticsExpress和光学学报等光学领域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1篇,其中SCI收录82篇。其阶段性成果“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入选了“2009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二、史玉升教授 

  史玉升:男,196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北省先进成型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英先进材料及成型技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履历

  长期从事快速制造和农业节水产品快速开发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承担863重大项目等28项,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16项;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受理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登记3项;项目鉴定4项;教材专著4部;论文100多篇,三大索引收录80多篇;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获国家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领导的研究团队获2004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建立了粉末材料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学术体系及集成系统,在国内外200多家单位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建立了成套的农业节水产品低成本快速开发理论与方法,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并得到应用。

 

  成果介绍

  近年来,在国家863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围绕粉末成形(包括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形、选择性激光熔化快速成形、激光/等静压复合近净成形)、生态农业滴灌节水产品快速开发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基础理论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形技术的成套学术体系与系统,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继德国后,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采用半导体泵浦和光纤激光器的商品化SLM装备,为复杂精细金属零件/模具的直接快速成形提供了新的制造模式和手段;提出了将激光粉末快速成形与等静压技术复合起来近净成形制造高性能复杂结构零件的新思想;提出了随形冷却水道精密注塑模数字化设计制造的新原理;开创了节水产品低成本快速开发理论与方法,并得到广泛应用,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尤为显著。 部分理论成果在14种国外著名期刊和42种国内核心和重要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其中SCI收录25篇,EI收录60篇,ISTP收录7篇,特邀报告和讲座10次,他引200余篇次;研究成果还被各种专著和教材大量采用,并被拍成科教片,在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播放,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得到了国内外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同;获发明专利4项,受理发明专利25项。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学术上达到了该研究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获奖情况

  1、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

  2、2003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独立获得)

  3、2004年领导的研究团队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

  4、2005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

  5、2006年度湖北省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

  6、2006年度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

  7、2006年度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

  8、2006年度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 “求是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 赛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均为指导教师)

 

三、王华明教授 

  王华明,男,1962年5月出生,汉族,四川省合江县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矿山机械工程摩擦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2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基金”,并于1992.10~1994.11赴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 金属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进行国际合作研究(“洪堡学者”),回国后,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任教,先后任处理专业教研室科研副主任、主任、材料加工工程学科部主任、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主任、北京市特种功能能材料与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职。

 

  简介

  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95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破格晋升教授,199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北航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责任教授、北航《蓝天计划》“蓝天学者”特聘教授。2006年受聘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3年5月22日,中国工程院发布公告,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遴选工作于4月25日结束。经形式审查和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有效候选人共560人,王华明在列。

 

  研究方向

  王华明教授主要从事以下几个方向的研究:

 

  (1)提出“激光熔覆多元多相过渡金属硅化物高温耐磨耐蚀多功能涂层”研究新方向,研究出Cr3Si/Cr2Ni3Si等耐磨性能优异并同时具有“反常磨损-载荷特性”、“反常磨损-温度特性”、“不粘金属特性”等性质的过渡金属硅化物多功能涂层材料新体系10余个,系列研究论文被《Advanced Coatings & Surface Technology》国际期刊“专题报道”;

 

  (2)在对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关键摩擦副零部件高温高速“超常”摩擦学行为深入研究基础上,研究出含碳量高达9~12%的“激光熔覆超高碳Cr-Ni-C高温自润滑特种耐磨涂层新材料”,在我国某新型航空发动机关键热端高温耐磨运动副零部件上得到成功应用,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在对钛合金非接触激光熔化冶金晶体择优生长特性深入实验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定向生长柱晶钛合金激光区域约束熔铸冶金材料制备与发动机叶片等复杂零件激光直接成形新技术”,钛合金高温持久寿命提高10倍以上;

 

  (4)突破飞机钛合金等高性能金属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关键技术及关键工艺装备技术,激光快速成形BT20钛合金机身关键结构件通过装机试飞前构件全部地面考核并已通过装机评审即将完成实际装机应用;将“合金超纯净精炼”、“定向凝固”、“快速凝固”等三大先进高温合金制备技术与“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有机融合为一体,提出“超纯净径向微细柱晶梯度组织高性能高温合金涡轮盘”新思路及其近终形零件激光直接成形制造新技术,成功制造出直径达450mm的超纯净径向微细柱晶梯度组织高性能高温合金涡轮盘件;

 

  (5)发明了“水冷铜模激光熔炼炉”及难熔、难加工、高活性金属材料激光熔铸材料制备与零件直接成形新工艺”,成功实现W等难熔合金及W/W5Si3等难熔金属增强超高温“原位”复合材料及其零件的激光熔铸冶金制备与成形制造,为难熔难加工高性能合金材料的制备与复杂零件成形制造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6)发现“高Jackson因子小面晶体”光滑液-固界面及台阶生长机制对凝固冷却速度及界面过冷度的高度不敏感性,对在经典凝固理论中被广泛接受的“随凝固冷却速度或界面过冷度的增加、小面晶体液/固界面结构将由原子尺度光滑向原子尺度粗糙转变、生长机制由侧向生长向连续生长机制转变”经典凝固理论“著名推论”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合理补充。

 

  取得成绩

  2000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总装武器装备重点基金”、“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被SCI及EI收录137篇次、授权与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2013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王华明教授以“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四、李景镇 

  李景镇先生是江苏徐州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李景镇。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93年12月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调入深大。曾任深圳大学科技研究院院长、物理系主任、光电子技术工程学主任,一直从事瞬态光学技术和仪器的研究工作。

 

  2006年,他与团队发明的S-150型超高速等待式分幅摄影机,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深圳科技发展史上实现零的突破—— 在获国家10万元奖金后,深圳大学又特别奖励了40万元支票。

 

  主要研究方向与成果

  1964年以来,一直从事瞬态光学成像技术和光子学的研究工作: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国际领先水平的超高速等待型分幅摄影机,我国第一台每秒2000万幅摄影频率的转镜同步型超高速分幅摄影机,我国第一台铍转镜超高速扫描相机,我国第一代机载集成点阵头间歇式高速相机,开创我国大型火箭发射起飞段漂移量高速摄影测量仪研制系列,为“两弹”试验、大型火箭发射、“神州”系列飞船的发射等国家重大科研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提出了极高速摄影的概念、形成机理和全息相干快门技术、光栅编码技术、色散编码技术,国际上首次实现每秒万亿幅的极高速摄影。

 

  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国家奖6项,省部级奖9项,发明专利2项;出版著作6部(有3部为主编撰),其中《光学手册》和《激光测量学》有较大影响;论文120篇。在深圳大学期间,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项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暨“科技进步(科技专著)二等奖”1项;曾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20世纪成就奖”。

 

  2012年3月8日,李景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深圳市政府、深圳大学的支持下研制成功的“SSF超快过程分幅扫描同时成像记录仪”,在西安通过了成果鉴定。该成果是由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

 

  鉴定会是由广东省教育厅受广东省科技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委托组织,鉴定委员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国藩为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炳琨、薛永祺、姚建铨、林尊琪、刘颂豪、吴培亨、李同保、沈绪榜、魏子卿为副主任委员,及多名专家组成。

 

  鉴定委员会认为,SSF超快过程分幅扫描同时成像记录仪是研究高速流逝过程的精密科学仪器,能提供瞬变现象的时间—空间信息、光学信息,是研究爆轰物理和冲击波物理的关键光学测试设备,在高密度能量传递、高温等离子体物理、高电压放电、喷气燃料化学和高超音速风洞实验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设备。该成像记录仪指标先进、性能稳定可靠,是一台具有原创思想和技术的先进设备,其整体性能指标与国外同类仪器相比,居国际领先地位。

 

  据鉴定意见书,该仪器具有多项在原理和技术应用上的原始创新,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包括分幅成像系统时间及空间二个方向的本征空间分辨率、高速摄影时空信息率、相邻分幅时间原理误差,和扫描成像系统的最大扫描速度等均优于同类仪器的国际先进水平;同时突破了国际学术界认为的分幅扫描同时成像记录系统不能达到单功能超高速摄影机高空间分辨率的结论。

 

  据了解,李景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历时八年的协同作战,锐意创新,坚忍不拔,终于摘取了这颗超高速转镜成像领域“皇冠上的珍珠”,也是继二00五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五、张书练 

  张书练于1993年至2004年任清华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所长11年。任所长期间,2002年教育部内,2003年全国两度重点学科排队评估,清华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均获第一名。1997年2月至2008年4月间任清华大学精密计量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SPIE, OSA,COS会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中国计量测试测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光电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部和国家科技奖会评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十届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机评审组成员。《激光技术》《红外与激光工程》《振动、测试与诊断》杂志编委,是Opt.& Las in Eng、物理快报、物理学报、中国激光、光学学报、激光技术、中国机械工程、计量技术、清华大学学报、天津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的审稿人或特约评审。有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访问15个月,在德国卡塞尔大学讲学3个月,在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研究6个月等,法国图卢兹合作研究1个月等多次国外工作、访问、参会的经历。

 

  从事项目

  多年来一直从事激光器及精密测量仪器研究,主持了40余项科学研究项目,其中有6项重大和重点项目。

  个人作品

  发表论文约250篇,其中被SCI收录约150篇。专利约40项,其中获美国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张书练,《正交偏振激光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和教科书1部(李士杰,张书练,《应用激光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在圣彼得堡、新加坡、中国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作keynote报告5次,三次任国际学术会议专题合作主席,受SPIE委托编辑SPIE国际会议论文集2部。

   成就及荣誉

  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两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一项、北京、电子学会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最具代表性的贡献是与国内外同行一起在创建《正交偏振激光及应用》学术体系中的一系列独创性成就。为建立这一体系,他的课题组用了25年时间,前后有8位教师,45个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这个学术体系,或叫学科分支,揭示了正交偏振激光器的整体面貌,包括的新原理正交偏振激光器发明(双折射双频激光器和双折射-塞曼双频激光器),正交偏振激光的腔调谐竞争特性、光回馈偏振跳变及功率转移特性的发现,正交偏振激光的系列应用(激光器纳米测尺,激光频率分裂法波片测量等)的原理性发明。

 

  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的国家奖励和省部一等奖:

  (1)光学元件内应力、双折射和光学波  片相位延迟测量的新原理和仪器,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010年

  (2)正交偏振激光器及基于其振荡特性的精密测量仪器,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007年

  (3)驻波激光器纵模分裂原理,现象及其在激光物理和计量学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 类)一等奖, 1994年

  (4)正交偏振激光器腔调谐特性,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6年(2007.1.25颁奖)

 

六、张小民

  张小民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2年2月~2000年3月,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强激光技术与工程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总师;

  1997年聘为研究员;

  2000年4月至今,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工作,任副主任、主任。

  1994.03~1995.12 国家高技术863-2专题组 成员

  1996.01~2001.07 国家高技术863-5专题组 副组长

  1997.12~2002.04 国家高技术863-416主题专家组 成员

  2002.5~至今 国家高技术863-804主题专家组 成员

  2002.3~至今 总装备部科技委核武器技术专业组 成员

  2005~至今 中国光学学会 会员

 

  成就

  大学毕业之后,长期从事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与工程的研究工作,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研究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1987~1989年主持完成了LF-11#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的改进任务。在该项目的研制过程中,重点解决了大口径高效率二次谐波转换和短波长激光探针技术。改进后的LF-11#装置是国内第一次研制成功的实用化倍频实验装置,二倍频能量转换效率达到60%,接近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1990~1994年主持完成了星光-Ⅱ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的研制任务。该装置是我国九十年代开展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和X光激光实验研究的两大高功率激光驱动器之一。在研制过程中,成功地解决了激光脉冲宽度连续调整、大口径高效率三次谐波转换、高精度靶定位、窄线宽线聚焦光学系统和双脉冲产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使该装置成为国内第一台能够进行三倍频打靶的高功率激光驱动器,主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

 

  1995年,作为国家高技术863-416主题专家组成员,神光-Ⅲ总体技术研究专题组副组长,具体负责我国新一代ICF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总体技术路线与主要关键单元技术的研究工作。在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神光Ⅲ原型装置的概念设计,提出了采用多程放大等新技术,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与工程问题,提高了装置的性能。

 

  2001年至今,作为我国神光系列装置项目负责人,全面组织项目实施。目前,已组织完成了神光Ⅲ原型装置的工程建设,正在组织后续工程的建设。

 

  2002年,作为所级项目负责人,组织完成我国第一台输出能力为200TW的超短超强激光系统的研制工作,该装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0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

 

  荣誉

  199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的第一人选;

  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0年,获国家高技术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先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十余项。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