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市场研究

行业内卷:激光大佬们都怎么看?

来源:上海证券报2024-05-23 我要评论(0 )   

经历了超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后,国内激光产业正步入发展更为均衡稳健的“铂金十年”。企业如何比拼质量作为自身护城河,在国际市场上如何站稳脚跟?近日,在武汉光...

经历了超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后,国内激光产业正步入发展更为均衡稳健的“铂金十年”。企业如何比拼质量作为自身护城河,在国际市场上如何站稳脚跟?近日,在武汉光电产业大会同期举办的2024国际激光产业大会上,来自大族激光、锐科激光、长光华芯、杰普特等众多厂商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练好内功拒绝内卷价格战

“当前行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走高质量发展的路,竞争方法更要慎重。”论坛刚开场,华日激光董事长何立东就率先提出,希望避免行业恶性竞争。华工激光总经理邓家科也表示,“企业要把产品而非成本作为核心竞争力,只有做高端装备,企业才能有尊严。”

据激光加工专委会统计,2023年,中国激光产业产值约980亿元,较上年增幅达9%。而在激光“黄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工业激光器与系统销售规模的平均增速达到16%以上。

面对增量空间的缩小,一些企业开始“卷价格”,出现了“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现象。论坛现场,当一家企业表示“市场生机勃勃,经营压力很大”时,瞬间引起了其他企业家的共鸣。

大族激光副总裁陈焱分析,现在整个行业“卷”的原因,是大家都在做相同的事情,拼成本是许多企业能想到的唯一应对办法。他表示,进入“铂金十年”,激光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机会,而机遇就蕴含在数字化之中。

“未来十年,随着视觉和AI技术的应用,将对整个激光行业带来巨大的提升。”陈焱表示,企业要找准定位,不应追求宽度,而是在精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才能赶上“铂金时代”的机会。

“目前,锐科已经在售后服务和制造过程中引入AI。”锐科激光副董事长闫大鹏进一步提出,不仅是在制造过程,企业还应思考怎样在设计中深度使用AI。

除了通过数字化赋能,杰普特也提出了另一条练好内功的路径:跟踪客户需求,提供深度定制和优化。杰普特总经理刘健介绍,通过这一方式,公司已顺利切入激光电池制造业务,并占据了相关客户90%的份额,还开拓出更多的业务空间。

长光华芯董事长闵大勇认为,在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阶段,单打独斗就能赚得盆满钵满。步入“铂金十年”,意味着行业进入更看重发展质量的阶段。因此,通过生态协作形成价值圈,依然是实现行业良性发展的最佳方案。


以质取胜有尊严的出海

面对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很多激光企业也敏锐洞察到海外需求,选择出海谋发展。随着出海的激光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激光产品的出海质量成为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陈焱表示,欧、美、日等市场对产品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一旦做不到稳定度,就会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如果仅仅是将“价格战”从国内延伸到海外,很有可能面临“卖出一台40万元的设备,再花40万元打官司”。

要“吸取其他行业出海的前车之鉴,避免同样的问题在激光行业发生”的看法,也得到了在场企业家的一致认同。“产品的质量、服务都没保障,出海就会很麻烦。”何立东在论坛上表示,质量和安全是激光企业出海的前提,非常需要设立一个产品出海的共同标准,同时也作为生产底线。

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也让不少企业对出海产生了很大疑虑。“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本身也是出海时必须面对的因素之一。”闵大勇表示,企业在出海时,要基于商业规则,以及当地的合规性要求做好本地化,这些也是所有出海企业都要经历的必修课。

从产品角度,邓家科认为,真正的国际化,也是按照更高的国际标准向上生产高端的装备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激光产品真正在国外站稳脚跟”。

以上内容来自上海证券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

行业内卷激光大佬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