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MT研究所(Mourou-Tajima研究所)启动仪式与联合实验室签约暨国际先进激光联盟交流活动在北京怀柔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举行。该研究所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飞秒激光发明人杰哈·穆鲁教授与知名物理学家田岛俊树教授共同发起。此前,国际先进激光联盟已于10月16日在HICOOL 2025 全球创业者峰会主会场正式宣布成立。
本次活动汇聚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全球激光领域顶尖专家、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基金及政府代表,通过核心科研载体落地、全球资源链接、前沿研发协同、产业落地转化,实现“产学研用金”深度协同。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彰显了怀柔科学城基础研究助力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标志着怀柔科学城在激光科技前沿平台建设与国际协同创新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科研筑基:MT 研究所成立,打造激光领域创新引擎
作为全球激光加速与高端激光技术领域的重要科研载体,MT研究所将依托北京大学科研优势,围绕高功率激光芯片、光纤激光器等上游器件研发,激光加速器技术迭代与小型化应用突破,以及激光质子刀等医疗装备、工业级激光加工系统核心技术攻关等关键方向开展系统性研究,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验证、产业落地的完整闭环。
“MT研究所的研发方向完全贴合全球激光产业发展趋势”激光产业链上游关键器件领域的代表性企业——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星表示,飞秒激光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出重大价值:工业领域能实现精密加工、微纳制造;医学领域可支撑癌症治疗、飞秒激光近视手术等应用;科研领域更是成为研究拍瓦、阿秒、仄秒级大科学装置的重要科学工具,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前沿基础研究提供关键工具,对人类生活、健康与科学发展意义深远。
联盟启航:构建全球创新网络,打通产业链全链条
在国际合作层面,MT研究所联合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国际先进激光联盟。作为MT研究所科研成果转化与全球资源整合的核心载体,联盟旨在成为全球激光产业的创新策源地、技术标准制定者和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者。
“联盟就像激光领域的‘朋友圈’,为成员单位搭建了多元协作平台。” 泉州光子实验室董事长黄浩形象地描述道。据其介绍,隶属于泉州市属国企泉州发展集团的泉州光子实验室,加入联盟后,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首先是依托泉州1.3亿GDP的经济体量、发达的民营经济生态以及七匹狼、特步、劲霸等民企的资本力量,为联盟产业落地提供产业园、投资基金、孵化器等配套支撑;其次是借助福厦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政策,推动科技、土地、资金等要素高效流动。最后,实验室还计划与联盟联合策划全球激光技术交流活动,吸引更多项目与人才落地泉州,实现先进技术与民营资本的深度融合。
未来,联盟将构建以北京为研发创新总部、区域工程中心和量产基地协同发展,全球支点联动的多极架构。联盟还将通过技术数据库共享与数字化供需对接平台建设,打通上游核心器件、中游设备制造、下游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并与欧洲Laserlab-Europe、美国LIA等国际机构合作,推动科研数据互认与技术标准共建。
联合实验室落地:十一大龙头企业签约,加速技术产业化应用
活动当天,“激汇怀柔・光聚未来”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同步举行。大族激光、福晶科技、北医三院、广州产投等11家企业与机构,与联盟牵头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围绕高功率激光器件、激光医疗设备、工业激光应用等核心方向开展合作。
“联合实验室不仅将助力从0到1的技术突破,更是从10到100规模量产的转换器。”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负责人介绍,首批落地的实验室将聚焦前沿技术定制研发、成果转化加速工程两大核心任务,针对高功率激光芯片、激光质子放疗、工业激光应用等特定场景,开展定向技术攻关与产品定制化开发,并依托区域工程中心与量产基地,完成工艺优化迭代,实现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适配。
例如,北医三院与MT研究所共建的“飞秒激光与FLASH放疗实验室”,将聚焦肿瘤精准治疗设备激光质子刀的研发,有望在未来3年开展临床肿瘤治疗,惠及广大患者。一旦北京大学研发的激光质子加速器投入临床癌症治疗,它将为数百万癌症患者提供帮助。穆鲁教授表示:“鉴于这项技术既具备重大的科学贡献,又拥有深远的社会价值,其无疑是一项达到诺贝尔奖级别重要性的工作;同时,这也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的典型案例。”
企业发力:核心器件、医疗装备双线突破
在技术成果转化的产业链条中,核心器件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福晶科技总经理助理张星在采访中对记者介绍,福晶科技的核心产品涵盖非线性光学晶体(LBO、BBO、KDP 等)与激光晶体钒酸钇等,作为激光器核心关键材料,其中LBO和BBO晶体全球市占率达到70%~80%。“我们的技术优势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依托控股股东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研发积淀背景,并拥有完全自我知识产权;二是具备从晶体生长、加工到镀膜全链条生产能力,可以保障晶体品质的高精度、可靠性与一致性,技术壁垒极高;三是与通快、相干、大族等全球主要激光企业建立了长期深度合作关系。”在面对“如何发挥晶体材料技术优势,支持联合实验室的研发工作”问题时,张星表示,未来与MT研究所的合作中,福晶科技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和激光晶体,还可以提供多种高指标、高损伤阈值的光学元件及激光器件,以适配超高功率超快激光对核心元器件的严苛需求。
激光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潜力也在本次合作中进一步释放,密尔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留柱向记者介绍,公司以医用特种激光器、激光医疗器械、医疗器械CDMO服务为核心业务,其中掺铥光纤激光治疗仪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拿下了世界首台口腔用铥光纤激光治疗设备的注册证。他强调,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铥光纤激光器已经实现进口替代,相较美国同类产品,成本与供应周期均下降 60%,在特定光源激光器领域市占率超过30%。
记者了解到,通过与MT研究所共建实验室,密尔医疗计划拓展高端激光治疗仪、智能治疗设备及医用特种激光器的研发边界,攻坚长期依赖进口的核心领域。同时,密尔医疗还希望借助联盟资源参与国家前沿科技攻关,加速推动更多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迭代,以更微创、更精准、更舒适的治疗方案惠及广大患者。
泉州光子实验室在联合实验室落地与成果转化环节发挥着桥梁作用。如何深化与MT研究所的合作?对于这个问题,黄浩表示,在技术研发上,聚焦MT研究所擅长的高能粒子加速与激光领域,推动激光在医疗、基础物理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从而解决泉州光子实验室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瓶颈,结合自身在硼中子、重质子相关领域的投资布局开展联合攻关;在项目孵化上,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优势,推动科研成果向泉州半导体、医疗器械等本地优势产业转化;在人才培养上,联合开设大师班、开展“高校/研究院—企业”联合人才培养,依托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北大人工智能赛事等落地活动,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扎根泉州。
此外,签约现场透露,联盟将整合资源成立激光产业专项基金,由广州产投、中科创星等机构牵头,采用“优先投资 + 投后资源对接”模式,重点支持联合实验室研发投入与产业化项目,为实验室项目匹配下游应用场景与供应链资源。
生态赋能:HICOOL搭台,链接全球创新力量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依托平台,HICOOL为MT研究所成立、联盟启动及实验室签约提供了国际化展示与对接窗口。HICOOL 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MT研究所成立、到国际激光联盟发起,再到联合实验室落地,这一系列进展正是北京汇聚全球人才、顶尖科研载体、前沿技术与产业资本,打造创新高地的生动体现。该负责人介绍,本届峰会吸引来自13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0000个项目参赛,而MT研究所与联盟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峰会“硬科技”生态。未来,HICOOL将持续为MT研究所及联盟提供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等配套服务。
扎根科学城:依托设施集群,构建激光创新生态高地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专程参观了怀柔科学城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及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科技设施平台,直观感受怀柔科学城作为全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度最强区域之一的科研实力。怀柔科学城已布局37个科技设施平台,为MT研究所及联盟的原始技术创新提供了世界领先的研究环境与创新生态。
当前,怀柔科学城已进入以运行为主的阶段,高端仪器装备和新材料作为怀柔科学城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与激光技术的应用拓展高度契合。未来,怀柔科学城将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生态优势,为MT研究所及联盟的长期发展提供持续动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据悉,联盟计划在2025年内吸纳超过1000家全球成员单位,并举办首届全球激光技术峰会,推动多项联盟主导的技术标准纳入国际标准体系。首批联合实验室预计于2027年完成首轮技术成果验收,逐步向医疗装备、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输出产业化解决方案。(王雅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