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激光制造网  来源:思瀚产业研究院

激光(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简称 LASER)指窄幅频率的光辐射线通过受激反馈共振与辐射放大,产生的准直、单色、相干的定向光束。激光技术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并称 20 世纪的四项重大发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激光技术不断成熟,与激光相关的产品与技术服务已遍布全球,形成了丰富和庞大的激光产业,产业链分布较为完善。激光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光学材料及元器件,中游为各种激光器,下游则以激光制造装备、消费产品、仪器设备为主。

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仪器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支柱性产业,且下游市场体量较大倒逼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行业企业快速扩张,使得越来越多的厂商参与到行业竞争中。目前,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行业已形成国际、国内市场两开花的竞争格局,国际市场以博世、徕卡、喜利得等为代表,国内市场以莱赛激光、巨星科技、华盛昌、久之洋、优利德等为代表。

其中,国际市场由于进入时间较早,且行业设备、技术水平更为先进,目前市场竞争力普遍较强,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反之,我国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行业起步较晚,行业技术较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竞争,高端产品以及核心零部件需求对外依赖度较大。

近年,在市场需求的不断推动下,我国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行业企业生产能力逐步提高、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研发能力显著增强、产品种类日益完善,同时随着国家工业的转型升级,国产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产品高端化进程将不断加速,从而瓜分国际厂商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处于加速调整中。

1、项目及公司简介

本项目拟新建研发中心,根据行业发展方向、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公司自身发展规划,进行课题研究和产品开发,以期迎合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莱赛激光专注于激光测量与智能定位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激光测量与智能定位应用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经过二十多年的深耕,公司已发展成激光发射、激光接收、激光测距、距离传感与控制、水平度和角度传感与控制等产品制造商。

公司是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联盟理事单位和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公司实际控制人陆建红、张敏俐和公司员工金中义主要负责起草了国内激光扫平仪(JB/T 11666-2013)和激光标线仪(JB/T 11665-2013)两项行业标准。

公司已拥有建筑激光定位、工程激光智能定位、激光测量与传感等多个系列产品,能够提供施工现场的实时测量数据(如高精度的水平度、垂直度、坡面度、距离、角度等),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测量、工程道路施工、精准农业、管道矿道施工、工业设备安装、远距离避障和远程目标定位等领域。

目前,公司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包括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同时实现国内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大部分市级销售网络的覆盖。此外,公司立足于中高端市场,拥有“莱赛”自主品牌,曾被授予“江苏省著名商标”、“常州市名牌产品”、“常州市知名商标”等称号。

公司主要产品可分为建筑激光定位、工程激光智能定位、激光测量与传感产品三大系列,产品基本情况如下:

建筑激光定位系列产品作为专业的激光仪器,主要包括激光标线仪和数字水平尺,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和室内装潢等场景,且不同型号产品可为各种施工工序提供不同的施工基准,满足施工现场的使用要求。

工程激光智能定位系列产品包括激光扫平仪、激光控制器、激光探测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该系列产品适用于建筑机械在大规模掘土和路基整平等场景中自动控制机械部位,或用于农用排水和土地整平机械,为地面的自动整平提供了快速且准确的水平基准,为智能机械控制和精准农业测量与定位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激光测量与传感系列产品主要包括激光测距仪、测量仪、管道仪,应用于室内装潢、测量工程、建筑工程等场景,同时还可应用于水文航道测量、电力林业测量。

公司其他类产品主要为激光仪器设备的相关配件等。配件包括塔尺、激光光源、三脚架等,主要搭配激光扫平仪、激光标线仪等测量仪器设备使用。

目前,公司的建筑激光定位、工程激光智能定位、激光测量与传感及其他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测量、找平、找准、放样等施工环节。同时,公司水平仪旗舰机型逐渐向调平电子化、适应施工环境智能化升级,使用场景已扩展至智能激光测量装备的理想基准发射装置,广泛配套于精准农业、智能混凝土摊铺机、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矿山安全监控等领域。随着建筑工程、精准农业、工程机械等市场不断扩张,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产品需求将不断增长,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空间。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顺应行业发展变化,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测量仪器设备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对激光测量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仪器设备必然是跟随智慧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而进行配套测量设计的。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 29.3 万亿元,是 2012 年的 2.1倍;同时 2021 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 7.4 亿平方米,较 2020 年上涨 18%,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 24.5%,数据显示国内未来建筑业发展越来越好,意味着可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仪器设备数量需求增长,市场前景良好,同时竣工面积增长速度加快,意味着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仪器设备需要推出适用于竣工验收的新产品,以补充市场缺口。

本项目研发完成后可以实现公司现有产品激光标线仪、激光扫平仪等的升级换代,满足建设智慧城市对新型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仪器设备的需求;也可以拓展公司在竣工验收测量领域的服务内容,填补市场空缺。

综上,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公司顺应行业发展变化,满足市场需求。

(2)促进公司产品技术升级,提升行业地位

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行业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国内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与国外企业相比,高端技术掌握较少,多数企业处于行业的中下游,导致了竞争压力巨大,产品附加值不高等现状。公司目前的产品已占据超过 20%的国内中高端市场份额,想要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需要提升产品的科技属性,抢占新赛道,在保证自身优势的情况下不断扩大优势,从而提高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使现有产品和技术得到进一步升级,并且有助于开辟激光照明和激光雷达等新赛道,丰富了公司创新产品种类,为公司产品提高市占率提供了技术支持。综上,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助力公司进行产品技术升级,提升行业地位。

(3)改善公司研发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在智能制造、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技术不断升级,技术需求与研发投入成为影响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需求的更新以及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需不断丰富产品类别和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目前公司研发中心存在场地不足、设备无法支撑更多研发任务等问题,研发环境较难满足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因此公司亟需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增添研发设备,补充研发人才。本项目拟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打造复合型人才团队,并新建研发中心,改善研发及办公场地,为研发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研发环境。

同时,本项目将新购置多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支持。因此,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公司研发环境,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支持政策相一致

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行业隶属于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范畴,是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的行业。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和纲要》”)等一系列产业规划与指导性文件,将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着力点。

2021 年 12 月,国务院颁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研究精密测量技术与新型传感技术,攻克高端计量测试仪器设备核心关键部件与技术,大力加强计量科技创新,加大基础、前沿和应用领域计量薄弱环节技术研究,推动计量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计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从 0 到 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等多项政策从技术、制造、检测等多个环节助力激光产业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本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支持政策相一致。

(2)丰富的技术积累为项目建设奠定基础

截止 2023 年 6 月末,公司拥有 80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45 项、外观设计专利 25 项。经过 20 多年来的深耕,公司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研究空白。经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认证,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正反向安平智能传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研究空白;

创新研发的三个激光轴线同步正交的自动控制方法实现了最小激光垂直面离墙距离(4mm),属于行业领先水平;独创的激光基准面绕机身外交点旋转技术、垂线窗框可旋转结构,实现了激光标线仪的多功能场景应用与无盲区测量。因此,公司丰富的技术积累为本项目建设运营奠定了基础。

(3)优秀的研发团队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

公司已经建立了一支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深厚技术功底的研发团队,能够对公司产品和技术进行深度研究和开发,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均具有多年激光测量与智能定位行业相关经验,沉淀了雄厚的技术底蕴。公司员工还主要负责起草了激光标线仪、激光扫平仪两大系列产品行业标准。

因此,公司现有研发团队已具备一定的人才积累,在科研工作方面经验丰富,为研发中心建成后的人才引进,以及研发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

4、项目投资金额概算

本项目预计建设期 24 个月,总投资 7,361.79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7,361.79 万元,包括建筑工程费 1,721.58 万元,设备及软件购置费 1,880.95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 3,643.83 万元,预备费 115.42 万元。无铺底流动资金,无建设期利息。

1)建筑工程费

本项目拟新建产品质量控制中心、产品研发及技术管理中心等建筑,建筑面积为4,303.96 平方米。项目建筑工程费合计为 1,721.58 万元

2)设备及软件购置费

本项目设备及软件购置费合计为 1,880.95 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 1,572.15 万元,软件购置费 308.80 万元。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市场情况进行估算,以建筑工程总金额为基础,按一定费率记取,包括项目前期工作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工程监理费、工程保险费和临时设施费等,合计为 244.93 万元;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建设期软件使用费 398.90 万元,建设期研发人员工资 2,400.00万元,建设期技术合作开发费 470.00 万元,建设期第三方检测或认证费 130.00 万元。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合计为 3,643.8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49.50%。

4)预备费

项目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①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取建设投资中建筑工程费、设备及软件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第一部分费用之和的 3.0%,基本预备费计 115.42 万元。

②涨价预备费

涨价预备费参照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对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中“价差预备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计投资[1999]1340 号)精神,投资价格指数按零计算。综上所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明确系公司结合项目实际投资情况进行审慎测算,项目测算过程、测算依据具有合理性。

5、项目选址情况

本项目的实施地点为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竹二路 106、108 号。

6、项目审批备案及环评情况

公司已取得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北区)行政审批局出具的《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常新行审备〔2023〕268 号)和《关于莱赛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及激光应用智能工厂数字化升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常新行审环表〔2023〕128 号)。

7、项目进展和预计建设周期

项目计划在 24 个月内建设完成,

8、环保情况

本项目建成后,在生产过程中将会有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产生。运营期主要污染物及处理措施如下:

(1)废水

项目运营期只产生生活污水,废水主要经过区域内已有污水处理站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和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做到日常收集,并运送至垃圾回收点。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申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