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某团队联合理学院,提出将Floquet调控技术应用于非线性声子激光中,成功产生了国际上首个声子激光频率梳,预期在高分辨率声学传感、相干声信息处理及拓扑声子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以“基于Floquet工程的声子激光频率梳(Coherent acoustic frequency comb via Floquet engineering of optical tweezer phonon laser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实验系统和主要实验结果 研究表明,通过引入周期性调制的Floquet泵浦信号,非线性声子激光的模式扩展形成了多个相干频率成分,且频率分布与频率间隔能够被灵活调控,产生了高性能声子激光频率梳,梳齿数量达到40余个,梳齿之间的相位相干性显著增强。该项研究首创了声子激光频率梳生成模式,为其他多种声学平台(如囚禁离子体系、微腔体系、冷原子体系等)产生声子激光频率梳提供了重要思路。 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生何雨桐和助理研究员邝腾芳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副教授肖光宗、教授罗晖和教授景辉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等的资助。 近年来,该团队瞄准声子激光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线性声子激光,通过引入注入锁定技术显著提升了声子激光的多项关键性能,产生了世界上“最亮”的声子激光,为声子激光向新质战斗力转化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Physics、Science Advances、eLight等国际顶级期刊上,成果入选“2023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3次获得湖南省光学科技进展一等奖,并被英国著名科技新闻杂志New Scientist、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等媒体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