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20日,2025激光复合制造协同创新国际论坛暨2025国际表面科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在杭州盛大开幕。由浙江工业大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表面技术》编辑部、《表面科学技术(英文)》编辑部、高端激光制造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激光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引智基地承办,浙江省光学学会、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激光制造与增材制造分会、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协办,杭州奥创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天弘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为支持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胡军、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秘书长徐均良,浙江省光学学会副秘书长、杭州光学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激光极端制造中心主任、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李琳,美国玻色光子公司创始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波,广东工业大学原副校长王成勇,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杨立军,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姚建华等激光制造与增材制造领域的行业专家学者们参加了本次论坛。
7月19日,由浙江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国际表面科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在杭州盛大召开。孙世刚院士、韩恩厚院士、宫声凯院士、李琳(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顾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学校副校长胡军等出席会议。胡军在大会上致辞,向与会院士、专家及产业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坚持“做有用的科研”,成果丰硕。重点提及该校高能束制造与增材制造创新团队深耕激光制造领域二十余年,拥有顶尖装备,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技术广泛应用于能源、航天、海洋等国家重大工程。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智慧,促进表面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胡军副校长致辞
7月20日,2025激光复合制造协同创新国际论坛同期举行,论坛开幕式由浙江工业大学王梁正高级工程师主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秘书长徐均良、浙江省光学学会副秘书长李玉彬、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姚建华分别致欢迎辞。徐均良秘书长从行业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激光复合制造行业当前的发展形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同时也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以及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殷切的希望。李玉彬秘书长从学会的角度,阐述了光学技术与激光复合制造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广阔前景。姚建华院长则作为东道主,表达了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对本次论坛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明晰了激光复合制造技术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使命与责任,希望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携手并进,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激光复合制造技术的前沿发展与未来。
徐均良致辞
李玉彬致辞
姚建华致辞
上午的大会报告环节由大会主席姚建华教授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波主持,围绕“激光复合协同创新,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主题,六位重量级专家带来精彩报告: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李琳教授在《激光超衍射极限加工与成像》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微球透镜超分辨成像技术及其应用。报告指出,通过纵波光场调控结合微球透镜阵列,可实现突破衍射极限的纳米加工与成像。该技术在生物医学检测、半导体缺陷分析及纳米材料表征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为前沿科学研究与尖端工业检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波教授在报告《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对激光加工领域的冲击与机遇》中指出,量子计算和AI正在变革激光加工行业——量子技术可优化参数、提升精度并加速新材料研发,而AI能实时调控工艺、预测维护并实现自动化生产。他认为未来需要将量子-AI技术协同,开发智能自主学习的激光加工系统,这将推动激光加工向高效化、智能化发展,重塑先进制造业格局。
广东工业大学王成勇教授在《全激光制造与增减材制造》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全激光制造(LTM)"技术在多轴激光车铣一体化加工中的创新突破。团队开发的"激光增减材制造技术(LISAM)"通过超快激光与连续激光的协同作用,实现增材与微细减材的逐层复合。此外,团队首创性地提出"声制造"理论与方法,将机械能场与化学能场有机结合,为高性能金属构件制造提供了新途径。
哈尔滨工业大学杨立军教授系统阐述了《激光复合加工材料演变形性创成》理论体系,他指出激光复合加工技术通过多能场协同作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激光加工的热损伤与表面完整性问题。研究揭示了材料演变形性可控创成机制,开发了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水导激光等新工艺。该技术显著提升加工效率与表面质量,降低工具磨损,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性能构件制造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快(中国)有限公司刘源在《激光复合工艺的双重路径探索》中分享了两大创新实践:一是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通过能源协同显著提升焊接效率与适应性;二是激光光束整形技术,优化能量分布以提高焊接质量与稳定性。这些技术已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成功应用,展现了激光复合工艺的产业化价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叶祖福在《激光复合制造助力行业转型升级》报告中强调,激光技术正推动制造业深刻变革。报告重点介绍了激光焊接及表面处理技术的核心原理与产业化实践。这些技术为高端装备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下午的专题论坛设两个平行会场,分别由贵州大学刘其斌教授、湖南大学宋立军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张群莉教授和姚喆赫副研究员主持。两个分论坛邀请了来自乌克兰、波兰、爱尔兰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龙头企业的专家学者,共呈现了24场高水平学术报告。与会嘉宾围绕激光复合制造技术的前沿进展、工艺创新及产业应用展开深入交流。分论坛报告既涵盖了高熵合金涂层、激光增减材一体化等基础研究突破,也探讨了航空航天构件制造、半导体精密加工等产业化应用案例,充分体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强大活力。通过学术研讨与技术对话,为激光复合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江苏大学朱浩、浙江工业大学王发博荣获论坛优秀口头报告奖。
“激光复合制造协同创新国际论坛”自2016年创办以来,如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本次论坛是主题为“聚焦表面科学技术创新,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2025国际表面科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的专题论坛之一。2025国际表面科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设置了激光复合制造协同创新国际论坛、能场复合表面改性技术、表界面电化学科学与技术、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及应用、先进热喷涂工艺与工程应用、表面行为与先进表面技术、高温涂层、表面原子级制造与检测、光电功能薄膜及器件、表界面化学与催化、腐蚀与防护、耐磨减摩表面工程、仿生功能表面材料设计与制造、表面合金化技术与工程应用、面向碳中和的能源转换表面技术及应用等14个主题学术论坛及青年科学家论坛。大会同期举办了展览会,20余家企事业单位展示了最新技术、产品,并发布多项科技成果及技术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