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5日讯(见习记者 黄家宸)近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二批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成功入围。明和集团专注于舞台装备产业,先后获得“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他们致力于将技术无声浸润于文旅的血脉,让山水景观“动”起来,更让游客体验“燃”起来。
赋能,科技带来“惊变”
华灯初上时,益阳桃江县“竹海幻境”景区迎来一天中最迷人的时刻。数百名游客手提竹编灯笼,缓步于竹海之间。伴随着林间悠扬的箫声,无数的星光倾泻而下,将整片竹林染成流动的银河,竹叶在灯光下摇曳生辉,光影在枝叶间流转,虚实交错间,每个人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这样如梦如幻的场景,正是明和光电用创新技术打造的杰作。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舞台装备研发与制造为核心,集文旅创意策划、文旅装备智造、声光视讯系统集成及智能化解决方案为一体的文旅综合型企业。
明和光电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桂亚平坦言:“文旅装备行业本身的颠覆性原创技术有限,明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整合现有技术进行场景创新。”这构成了明和特色最鲜明的发展模式——面向具体文旅场景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开发。
“竹海幻境”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华丽的效果,要归功于景区的中控系统,其可集中管理2000多个灯光,并同步控制音乐播放与投影,确保光影、音效与特效的精准匹配。工作人员再通过主机操控竹林、假山等移动装置,就可实现与灯光、音效、场地装备的无缝联动,最终呈现一体化的沉浸式演出效果。
01:39
竹海幻境宣传片 明和集团提供
正是这种深度服务于文旅需求的能力,赋予了明和光电在行业中的独特价值——让科技在文旅的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
聚合,独树一面“新帜”
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发展简报》,2024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25.17万场,同比增长30.19%,其中小剧场、新空间演出内容更多样。这表明消费者对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为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明和积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他们先后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上海戏剧学院共建文旅重点实验室等。桂亚平表示:“高校长于理论研究,而我们的优势在于转化。我们愿意为那些有技术、敢创新的人才提供平台。”
同时,明和以张家界部分古城的“空城”现象为警示,提出文旅行业的发展新思路:“主题是核心,场景定高度,运营定生死。”在这一思路的帮助下,很多优秀文旅项目应运而生。
位于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巫水河边月正圆”夜游项目,由天择城旅与明和集团联合打造,在游玩过程中,游客们沉浸在古老的苗乡月光里,夜色中的巫水上泛着条条扁舟,游客们在舟上沐浴着月光,享用特色佳肴。河面上,绚烂的光影与真实的游船、建筑交相辉映,共同演绎着"月满巫水"的浪漫之夜。在全省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上,郴州水世界可谓惊艳众人。它以“水”为题,融合三维投影、人工智能及沉浸式互动等技术,让游客在水的文明中徜徉,呈现出一幅人水和谐的人文画卷。
巫水河边月正圆项目现场 明和集团提供
郴州水世界夜景 明和集团提供
今年暑期,全国首个5D生态剧场“洞庭幻境”即将亮相,观众可零距离感受江豚拜风、候鸟欢歌的自然之美,其以沉浸式技术还原洞庭湖渔村生活,有望成为岳阳文旅的新地标。将传统展览空间转化为更“年轻态”的“茶话会”,必然会满足观众与日俱增的审美需求。
洞庭幻境 明和光电提供
面对未来,明和的目光投向人工智能领域。他们积极探索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平台已实现灯光、音响、视频与舞台机械的协同控制。当下,长沙市正在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明和集团将继续聚焦文旅赛道,树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标杆,以科技创新赋能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明和产业园 明和集团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