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论坛顺利召开

  激光制造网  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7月18日,2025年上海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论坛(SHINE FORUM,以下简称SHINE论坛)在上海科技大学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由上海科技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精密光学机械研究所及《材料研究评述(英文)》编辑部共同合办。论坛以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目标、科学应用和装置建设为主题,邀请来自欧洲、日韩以及国内先进光源和相关机构的6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来自80余家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的500余位学者及学生参会交流,共同探讨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与技术的前沿进展与挑战,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首批用户实验做准备。


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SHINE领导小组组长李儒新院士做大会致辞。他表示,自SHINE开工建设7年以来,硬线团队追求卓越、团结协作、砥砺前进,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项目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决定性进展。未来,上科大将坚持举办SHINE论坛,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增进互信,保持高水平的全方位交流,搭建大科学装置与用户之间深度沟通的桥梁,互鉴共赢,确保SHINE装置建成时的先进性。


李儒新书记致辞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主会场涵盖了12个主旨报告。在加速器技术、光束线和泵浦激光技术、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与应用、强激光技术以及应用、数据与探测器技术等5个分会场设置了48个邀请报告。论坛从当前上海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设与运行的需求、学科前沿及技术迭代路径出发,依据自由电子激光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关键技术发展及对前沿基础研究的重大推动作用与启发等方面,为与会者提供了一场精彩的科学盛宴。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杨学明,以及来自德国电子同步辐射中心、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欧洲散裂中子源、欧盟极端光-核物理研究所、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韩国浦项加速器实验室(PAL)、意大利Elettra同步辐射实验室、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单位的12位专家做了大会报告。他们分享了当前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核心科学目标、现状和最新发展趋势,AI技术结合及国内外光子科学领域最前沿装置的运行状态与技术升级概况。主会场报告由SHINE副总经理刘志教授、冷雨欣研究员、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Winfried Decking博士和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Hans-Heinrich Braun博士共同主持。



分会场的报告交流为参会人员带来更多专题和研究方向上的启发。加速器技术分会场分享了超导模组技术、波荡器技术、SHINE加速器以及国内相关光源装置的最新进展,与会学者对SHINE加速器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大规模集成安装的进展感到振奋,期待后续密集的调试调束工作顺利开展。光束线和泵浦激光技术分会场聚焦于光束线诊断、实验站泵浦激光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共同探讨了聚焦压弯KB、波前探测器在线调试、低通量时间诊断及高重频高功率激光器国产替代等技术路径,为SHINE未来调试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与应用分会场围绕超短超亮X射线脉冲在蛋白质分子结构解析、强光场调控的瞬态量子材料超控以及受激自旋磁动力学超快演化、单分子库伦爆炸成像、阿秒电子运动转移等科学应用案例方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SHINE2026年开展首批实验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强激光技术以及应用分会场深入交流了国内外超强激光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与运行情况、下一代超强激光技术与工程、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超强激光驱动粒子加速和极端强场物理等关键技术与前沿研究成果,对SHINE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技术优化、工程实施和首批实验用户培育等均具有启发和帮助作用。数据和探测器技术分会场深度分享了高帧率硅像素探测器、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分析、控制算法与软件、人工智能应用等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未来技术创新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SHINE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海内外学者提供了一场充满创新与前瞻性的科学盛会,深度探讨了光子科学大装置在科学与技术发展上的共性问题,为自由电子激光和超强超短激光领域未来的国际合作搭建了重要的桥梁,亦为集聚国内潜在的高水平科学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契机。SHINE论坛的持续召开将为推动低温超导连续型高重频自由电子激光核心技术攻关、科学应用与国际合作,助力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加速器、光学、诊断、实验方法学以及超强超短激光的发展,促进超快X射线科学在多学科前沿研究领域中的突破发挥更大作用。


申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