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92亿超级订单!海目星蓄势“破局”

  十一郎  来源:激光制造网

4月30日,海目星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45.25亿元,同比下降5.82%;归母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下降150.6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6亿元,同比下降186.79%;

在新能源行业深度调整、产能过剩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海目星的业绩承受了显著压力。

然而,在这份“成绩单”背后,海目星却透出一股逆势突围的力量。凭借“激光+自动化”的技术硬实力,海目星在全球化布局、核心技术突破和新兴赛道拓展方面持续发力,加速向医疗、储能等价值新赛道延伸,展现出非凡的逆周期韧性。报告期内,公司海外锂电订单同比增长590%,光伏业务收入暴涨309.92%,全年新增订单突破50亿元,期末在手订单高达92亿元,同比增长30%,为未来业绩回暖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能。

Image

面对2025年行业的全新发展新格局,海目星提出深化主业聚焦、强化全球交付网络、构建新质生产力体系的战略路径,为新一轮产业复苏蓄力。

此刻,海目星正在黎明前的黑夜中积蓄破晓的力量。正如海目星董事长赵盛宇在致股东的信中所言:“前方或有未见的沟壑,但更有值得穷尽一生奔赴的星辰。”

在智能制造的新蓝海中,手握92亿元订单储备的海目星,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蓄势待发,向全球高端装备市场的“深水区”挺进。

01

海目星全年营收45.25亿元

2024 年,全球新能源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遭遇“冰火两重天”:国内锂电、光伏产能过剩导致设备需求收缩,而海外市场因供应链重构催生新机遇。

在此背景下,海目星全年营收45.25亿元,同比下降5.82%,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但核心业务仍展现出结构性韧性。

Image

其中,锂电设备收入28.06 亿元,占比62.01%,海外新签订单34.62 亿元成为主要驱动力,同比增长51.5%;光伏设备收入6.11亿元,占比13.50%,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仍保持稳定;消费电子设备收入6.01亿元,占比13.29%,这主要受益于终端需求回暖实现复苏。

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50.68%,年报称,这主要受行业供需失衡、市场竞争加剧及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影响。

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海目星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加强成本控制及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多赛道发力,技术突破显成效


海目星的主营业务涵盖锂电、光伏及消费电子三大领域,2024年,公司各板块表现各异但亮点纷呈。

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锂电业务实现营收28.06亿元,收入占比高达62.01%。尽管面临国内需求放缓的挑战,但海外市场布局成效显著。公司通过布局欧洲、北美储能市场,海外新签订单达到22.8亿元,同比激增590%,斩获了多家头部车企及储能客户的大单。在技术端,海目星成功交付了全球首条锂金属固态电池量产设备,并将大圆柱电池产线效率提升至300PPM,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锂电设备市场的领先地位。

而在光伏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海目星凭借技术创新实现了TOPCon背面激光减薄设备的商业化应用。该设备通过激光工艺将硅片厚度从130μm降至110μm,助力客户电池效率提升0.2%,已在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量产线应用。此外,BC电池激光开膜设备也突破了钝化层保护技术,两类产品均获得了批量订单。光伏业务全年实现营收6.11亿元,占比13.5%,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保持了稳定。

此外,消费电子业务则受益于行业回暖与技术迭代,实现营收6.01亿元,同比增长显著。公司依托钢壳电池密封焊接技术的突破,推出了行业首条3C异形钢壳全自动线,整线效率达15PPM,进一步巩固了大客户供应链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新兴业务方面,在医疗领域,海目星成功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紫外线光疗仪预计2025年将覆盖15个省份。此外,公司在钣金业务方面推出了超高速激光切割机;在仓储物流领域,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了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交付。这些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为公司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图片

03

全球化+新兴赛道双轮驱动

在市场拓展方面,海目星积极开辟价值创造新赛道,不仅巩固了在动力电池、3C消费类电子和光伏行业的传统优势地位,还成功进入了医疗、仓储物流等新兴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激光+自动化”技术融合创新,构建了多元化业务矩阵,为公司培育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海目星新成立了瑞士、德国、加拿大、匈牙利等四家海外子公司,着力推进欧洲、亚太、北美等市场的开拓,显示出海目星对于海外市场的志在必得,进一步完善了全球化服务网络。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新签订单显著增长,尤其是锂电领域海外市场订单的大幅增加,为公司业绩的企稳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海外收入占比攀升至35%,欧洲车企订单及北美储能项目成为新增长极。

Image

有分析人士指出,海外市场订单普遍比国内利润高,客户的认证门槛高但黏性大,海目星增加海外市场订单有助于优化订单结构,提升毛利率。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全资收购Leister集团旗下的激光塑料焊接业务,未来五年将形成“精密医疗+新能源车+智能硬件”三大增长极,并逐渐向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高端领域延伸。

04

手握92亿元“超级订单”

2024年,海目星全年新增订单达到50亿元(含税),同比增长4%。其中,锂电设备占比69.2%,光伏设备占比7.4%,消费电子设备占比15.8%。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58%,较2023年提高32个百分点,显示出全球化战略的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手订单约为72亿元(含税),同比下降约4.5%。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手订单约为92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30%。

海目星表示,公司订单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在锂电、光伏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例如,在锂电领域,公司与国内外头部锂电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海外订单增长显著。

在光伏领域,公司凭借技术创新优势,获得了头部客户的量产订单,为未来光伏市场的回暖做好了准备。此外,公司在消费电子、仓储物流等领域的订单也实现了稳步增长,为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可以预见,这些新增订单和在手订单为公司御周期波动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05

研发持续加码,构筑核心竞争力

海目星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到4.8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67%,虽然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积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取得了多项亮眼成绩。

在激光及自动化技术方面,公司推出了全球开创性的高功率中红外飞秒固体激光器、行业首条锂金属固态电池量产设备订单、消费电子多类型钢壳电池激光技术等核心成果。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也为公司在新能源、消费电子、医疗等领域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Image

此外,公司还注重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升级迭代,在激光光学及控制技术、自动化相关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75件,授权软件著作权400件,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06

“持续聚焦主业,布局新兴赛道

“聚光成炬,智绘蓝图”,海目星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激光技术创新型企业。海目星以激光技术为战略支点,依靠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与技术迭代巩固细分领域技术引领地位,依托前瞻性技术布局驱动产品矩阵创新与产业价值提升,构建跨消费电子-锂电-光伏-医疗的多领域协同产业生态壁垒,形成抗周期增长动能。

2025年,公司将深化主业聚焦,把握头部客户扩产机遇,响应国家设备升级政策导向,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加速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创新产品迭代,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同步推进技术研发与新兴赛道布局,优化运营效能,保障募投项目高效落地,构建新质生产力体系,驱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海目星将继续深化主业聚焦,强化市场拓展,并布局新兴增长赛道。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创新与品质管控,巩固在锂电、光伏及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地位;同时加速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创新产品迭代,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化战略方面,海目星将紧跟新能源行业出海浪潮,联合生态伙伴制定差异化区域渗透策略,构建研产销一体化国际服务体系。此外,公司还将深化全价值链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运营能效,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在新兴业务方面,海目星将加大医疗设备、塑料焊接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力争实现亿元级销售规模。同时,公司还将继续探索仓储物流、新型显示等多元化业务矩阵的发展潜力,为公司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根据海目星2024年报整理 编辑:十一郎


申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