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电子加工新闻

烽火通信拟投30亿押注5G,能否打开成长空间?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05-31 我要评论(0 )   

烽火通信(600498.SH)日前披露了对公开发行可转债申请反馈意见的回复公告,对拟募集资金不超过30.88亿元用于5G承载网络系统设备

烽火通信(600498.SH)日前披露了对公开发行可转债申请反馈意见的回复公告,对拟募集资金不超过30.88亿元用于5G承载网络系统设备研发及产业化、下一代光通信核心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五个项目的相关情况做了进一步地说明。


作为国内光通信设备主要厂商之一,随着5G 产业布局逐渐展开,公司能否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


通信设备市场老三

烽火通信是一家老牌的信息通信企业,于1999年成立,在2001年上市。公司是国内通信设备主要供应商,市场份额仅次于华为、中兴。


从产品构成来看,公司主要有通信系统设备、光纤及线缆、数据网络产品。根据财报数据,2018年这三类产品贡献收入占比分别约62%、27%及10%。

股东方面,间接控股股东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科院”),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下图为公司2018年年报披露的股权结构图:

2018年,邮科院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被划入新设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科”)。

重组完成后,中国信科旗下资产除烽火通信外,还包括光迅科技大唐电信长江通信高鸿股份理工光科等,业务涵盖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物联网应用等。


周期:营收增速与运营商资本开支变动趋同

公司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受下游运营商基础设施建设影响,而通信产业投资周期来源于通信技术周期。


2009年1月3G牌照发放后,国内开启了3G网络建设周期,2011年至2013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总额逐年增加。2013年12月4G牌照发放,运营商资本开支进一步扩大。不过,随着4G建设周期逐渐接近尾声,运营商资本开支在2017年及2018年出现下滑。

从历史财务数据看,近十年以来,烽火通信营收与归母净利润保持增长。根据财务数据,2008年至2018年,公司营收规模由34.27亿扩大至242.35亿,归母净利润由1.75亿元增长至8.44亿元,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61%及17.04%。


将烽火通信营收增速与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增速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者变动方向基本一致。近两年,随着运营商资本开支减少,公司营收增速回落,归母净利润增速跌落至个位数。

应收款升速较快,利润含金量周期性波动

部分由于上文所述的周期性原因,2016年之后,公司营收增速下滑,而应收账款则有所上升,这在客观上导致经营性净现金流低于净利润。


根据财报,公司应收账款由2016年底的45.25亿元增加至2018年底的77.32亿元,两年间增加了70.85%,应收账款周转率由2016年的4.44次下滑至2018年的3.58次。

2014年和2015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高于净利润,显示出当时的利润含金量较高。


2016年到2018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则低于净利润水平。财报显示,2018年公司产生经营性净现金流3.51亿元,比同期净利润低约5.56亿元。


拟募资30亿投资5G产业,能否打开成长空间?

工信部确定5G商用时间是2020年,三大运营商也根据相关政策制定了5G商用时间表,基本锁定在2019年开始试商用,到2020年实现规模商用。因此,不少券商研报认为5G建设高峰期将集中在2019年到2022年。


根据公司公告,5G 产业催生新项目需求包括5G承载网络系统设备、下一代光通信核心芯片、下一代宽带接入系统设备、高密度基站对光纤\/光棒的需求、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等。

基于发展需求,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公司提出通过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30.88亿元用于相关项目。下表为根据公告整理的公司此次募投项目相关信息:


其中,5G承载网络系统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10.05亿元,建设期2年。公司公告显示,工信部及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19年-2022年我国三大运营商将新建和改建5G基站198万;据此推算,我国2019年-2022年5G城域网传输设备的市场需求约为1,754.5亿元。


下一代光通信核心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8.12亿元,建设期4年。公告显示,根据工信部及前瞻产业研究院对2019年-2024年我国新建及改扩建5G基站数量的预测,推算2019年-2024年接入设备的需求量为372.1万端,核心汇聚设备的需求量为33.5万端;据此推算,2019年-2024年应用于我国5G设备分组芯片的市场需求约为50亿美元。(YYL)(面包财经)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烽火通信5G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