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能源环境新闻

天价高端激光电视到底值不值得买?

星之球科技 来源:消费者报道2018-01-23 我要评论(0 )   

150英寸的激光电视还是电视?这个话题,最近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作为一名资深电视机研究达人,今天消道长就和大家聊聊激光电

150英寸的“激光电视”还是“电视”?这个话题,最近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作为一名资深电视机研究达人,今天消道长就和大家聊聊“激光电视”这个科技新物种。
这事要从美国世界赌城——拉斯维加斯说起。在前几天2018年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博览会上,海信一口气展出了80英寸、88英寸、100英寸以及150英寸4K激光电视。
海信表示,2018年3月份,他们还要在上海展示全世界最大的300英寸激光影院。老牌电视厂商长虹趁热也在火上浇了一勺油,除了展出3色4K激光影院,长虹还宣称旗下已经有7个系列多款单色激光影院。
激光电视到底有多高端?
“激光电视”,顾名思义,首先肯定和激光有关啦。按照激光光源数量不同,可以分为单色、双色、三色。
比如小米的米家激光投影电视,采用单色激光光源,通过蓝色激光激发荧光粉,再利用双色轮系统形成RGB三基色,成本最低。
海信的150英寸双色4K激光电视,采用双色激光光源,在蓝色激光基础上,加入了红色激光模块,蓝色激光激发荧光粉形成绿色,最终构成RGB三基色。
长虹的三色4K激光影院,采用红、绿、蓝三色激光光源,不需要荧光粉,但成本非常非常地高。目前大型电影院采用的就是三色激光光源工程投影器材,它的色彩和亮度都非常好,可以大大提升观影者的感受。
科普小贴士:RGB三基色与双色轮
什么是RGB三基色呢?人的眼睛对红(Red)、绿(Green)、蓝(Blue)最为敏感,自然界中绝大部分彩色都可以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RGB三基色原理。此外,红绿蓝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可能由其它两种基色合成出来。
在激光电视上,单色激光光源产品需要双色轮系统,而双色(蓝色和红色)激光光源解决方案则可分为单片式DLP和三片式DLP两种系统。前者有两个色轮,一个分色色轮,一个荧光粉色轮;后者只需要一个绿色荧光粉色轮。
单片式DLP双色激光系统的成像过程是蓝色激光和红色激光均参与调色,蓝色激光和绿色荧光粉发生反应产生绿色光,从而形成RGB三基色,RGB三者融合后再形成白光,再经过分色色轮成像。
有些厂商设计人员还会加入黄色色段,这主要是因为红光和绿光能够叠加成黄光效果,加入黄色色段后能够大幅改善激光投影产品的红色和绿色的表现力,消费者观看影视画面时,画质效果也会更爽更舒适。
▲单色激光电视工作原理
从技术难度上来说,三色>双色>单色。激光电视的工作原理大概就是这样,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复杂,篇幅关系,点到为止。据消道长了解到的信息,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单色产品为主、双色为辅、三色还处于试验阶段几乎没有上市。
看到这里,有童鞋可能跃跃欲试,想尝尝鲜。别急,消道长要泼一泼冷水了。
看价格!
米家80-150英寸激光投影电视9999元、海信88英寸4K激光电视54999元、海信100英寸4K激光电视79999元、极米120英寸4K双色激光无屏电视79999元。

无屏激光电视VS有屏主流电视
“激光电视”的第二个特征,是投影或者说透射。这点和激光投影仪类似,区别在于投影仪看不了电视节目。当然,这不是今天消道长要和童鞋们聊的重点。
重点是,激光电视是“无屏”产品,这和现在的LED液晶电视、QLED液晶电视或者OLED有机电视都不一样,后三者都需要物理面板屏幕,俗称“有屏”产品。电视无屏化是激光电视厂商宣称激光显示最终将会取代液晶显示技术的核心内容。
接下来,消道长就来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参数对比,看看激光电视、LED液晶电视、OLED电视谁的技术指标更牛,参见下图(图1、图2)。
 
▲图1:激光电视VS液晶电视
 
▲图2:激光电视VS OLED电视
从对比数据看,激光电视的主要优势在尺寸可以非常大,从80英寸到100英寸甚至300英寸,而且尺寸还可以根据房间大小随机调节,液晶电视和OLED电视都做不到这点。
以海信最新的150英寸双色4K激光电视为例,它可以在120英寸到150英寸之间任意调节,最大画面可以达到3.345mx1.892m。目前,不管是液晶电视还是OLED电视,即使做到了100英寸或150英寸,估计也是天价,10万元以下的概率为零。
色域
 

 
▲图3:色域覆盖范围
对于电视产品来说,一台好的电视机,关键在于画质,而要想达到最佳画质,色域覆盖率又是最关键的(如图3)。

在大自然界,色彩总数约100万种,普通液晶电视只能表现其中的30万种,并不能真正完美还原真实色彩。三者横向比较,高端广色域的LED液晶电视只能达到NTSC色域的90%以上,高端OLED电视则可以达到100%以上,量子点电视、双色或三色激光电视可以达到110%以上。激光电视内部纵向比较,根据长虹激光显示科技公司总经理陈宁的介绍,三色激光显示技术又比单色激光+荧光粉的色域空间提升60%,比双色激光+荧光粉的色域空间提升30%。
目前最好的激光电视能表现出自然界色彩中的90万种,这已经是极限了,再往上没有太大意义了。
目前市面上的高端4K电视,不管有屏还是无屏,液晶、OLED还是激光,除了厂商自己调整过的官方对比渲染图,普通人眼分不出哪个画质更好。现实中,消费者自己去商场选电视,同等配置、同一个宣传片的两款电视产品,人眼不可能分辨得出画质的差别。对于顶级的QLED、ULED、OLED电视产品,即使借助专业工具,都不一定能分得出孰优孰劣。
为什么不推荐购买激光/OLED电视?
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消费者眼中最好的电视机也不一样,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LED液晶电视是当下家庭拥有量最大的电视品种,因为液晶显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稳定、竞争充分,市场价格也最合理,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随着科技进步,新品类辈出,概念纷飞,怎么买到一台最适合自己的电视,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资深电视达人,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
一般收入消费者。2000至3000元级的50英寸以下中型尺寸液晶电视是最佳购买选择。没钱的我,只能手握遥控器穿梭在晚间19:00的《新闻联播》里。
这个价位的电视机,看电视节目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想要体验最佳的4K画质、高档杜比环绕音响、丰富的娱乐功能、海量的影视内容,这就比较悬了。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2000元左右的电视机,即使厂商宣称搭配4K技术和各种智能功能,那也是低配凑合版。根据消道长经验,这个价位电视机里面的4K影视剧,许多片子播放起来奇卡无比,根本无法正常解码、流畅观看。
中等收入消费者。买电视可以潇洒地小资一下,选择4000到8000元区间的55英寸到60英寸大尺寸液晶电视,既可以满足生活娱乐,又不失典雅大气,用个5、6年完全不成问题。以消道长的经验,目前排名一线的大牌子电视机,比如索尼、三星、海信等,用8到10年也不在话下。
这个价位的电视机播放4K影视剧毫无压力,非常流畅,一个字:爽,而且很多厂商会搭配各种周边外设,可以玩电视,也可以看电视,消费者多种需求均可满足,完全不必担心买液晶电视跟不上时代。
高收入消费者。赚钱如流水,哗啦啦啦,羡慕ing,那么土豪的您,有三个梯次可供选择。第一个是选择QLED、ULED、GLED等这些电视机厂商衍生的顶级高端LED液晶电视产品,以60英寸以上大尺寸产品系列为主,价格普遍在8000到30000元之间。
第二个是选择OLED电视,从55英寸到77英寸,价格区间在10000元到130000元,OLED电视显示技术处于不断升级阶段,适合尝鲜类的高收入消费者,不适合寻求稳定、成熟产品的群体;
 
第三个选择是激光电视,这个产品现阶段可能更适合土豪级消费者购买。小米9999元单色激光电视虽然相对便宜,但小米的配置、画质效果、音响和同价位的高端LED液晶电视相比,要逊色一些。毕竟,画质效果强大的双色激光电视,长虹或海信价格要6-8万元,中等价位的互联网品牌激光电视,比如坚果、极米等,也要2-3万元。
 
当前市面上卖得最火的电视机,从尺寸上看,主要集中在50英寸到60英寸之间,尤其55英寸最为跑火。
从价格上看,一般收入家庭多青睐3000-4000元区间的产品,中等收入家庭多青睐5000-8000元区间的产品。高收入家庭选购跨度最大,高的可以到13万元、20万元买一台电视,节约的也可以5000元买一台电视,可贵可便宜,80以上超大尺寸、60大尺寸、50中型尺寸随意挑选,土豪当然是最任性的啦。

从最近两年电视新产品看,厂商的新科技研发精力大部分向高端产品汇集,比如QLED、OLED、激光显示以及Micro-LED。这些最新技术产品基本都是高价、高端、高技术、高逼格的代名词,大众难以企及,大规模普及消费则更难。
总体而言,现阶段激光电视、OLED电视仍处于上升期,在技术成熟度、产品系列完善度、市场接受度等方面都远不如液晶电视,未来还有很多产品技术难关需要攻克,比如双色激光向3色升级、OLED大规模量产等。这种全新产品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消费者贸然下手很可能会为一些不成熟的部分买单。
在性价比优势上,除了土豪、新品发烧友买来尝鲜之外,激光电视和OLED电视都处于雏鸟成型的初级阶段,价格短期降不下来。厂家宣传的万元级产品,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还需要相当长时间。
因此,对于激光电视和OLED电视,消道长不推荐出手购买,建议消费者暂时保持观望,静待时机。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激光技术激光电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