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资本市场

马新强继续“掌舵” 华工科技 3.0时代加速破解体制难点创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7-10 我要评论(0 )   

一个创新体制运营的国企将继续演绎其故事。  6月29日,华工科技F10个股资料发布董事会公告,公司七届一次董事会选举马新强连任

 一个创新体制运营的国企将继续演绎其故事。
 
  6月29日,华工科技F10个股资料发布董事会公告,公司七届一次董事会选举马新强连任董事长,并兼任总裁。其将继续掌舵华工科技,在体制方面继续创新,打破大型国企固有的体制瓶颈。
 
  马新强是国内早期高校成果产业化的先锋人物,在业内一直以履历丰富、低调凌厉而著称。28岁时,马新强主动请缨担任濒临倒闭的校办企业华工高理(现为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总经理,一年后实现扭亏增盈,现在已是全球最大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制造商。
 
  32岁时,马新强出任华工激光(现为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总经理,主导改制,将高校实验室成果推向市场,至今华工激光仍是中国激光加工产业的一面旗帜。
 
  而华工科技成立不久,马新强推进公司上市、跨国收购,35岁成为国内上市公司最年轻的总裁,在他的带领下,华工科技从一家年销售额不足8000万元的校办企业,成长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业务拓展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激光先进制造装备、光通信器件、传感器,这些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产品,华工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2016年,华工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3亿,较上年增长26%,净利润增长52%。
 
  “我们渴望的高速增长还没到来,如何发挥多年来积累的优势,我们迫切需要高效、有力的执行”,华工科技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刘含树坦言。企业的竞争是人的竞争,作为老牌的国有上市公司,受体制所囿,如何激发人的活力,不断迸发创新火花是华工科技一直在探索的课题。2016年,在马新强支持与推进下,华工科技开始在部分核心企业尝试精准激励,通过“虚拟股权”、“创客与产品线模式”激发了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开端与成效,仅有6名成员的某创客中心,合同额同比增长逾110%。
 
  “未来三年,我们的重心就是赋能。华工科技1.0时代,我们完成了从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的转变;2.0时代,依托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确立了国内行业标杆地位;3.0时代,作为智能制造关键产品与方案的提供商,我们要通过激发人的活力,实现质的跃升,奠定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马新强说,激发各层级员工活力,将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使执行力真正打造成公司核心竞争力。
 
  围绕“赋能”,华工科技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组织架构上,减少管理层级,使之更扁平化,并通过信息化推进,帮助公司实现数据化管理、数字化运营,提高管理效率和客户响应速度;二是以业绩为导向,管理下沉,进一步通过薪酬变革、“创客与产品线”模式等机制创新激发经营主体干部与员工活力,同时加大对各级管理层的要求和考核,让真正有价值有贡献的人得到更大的发展与回报;三是为营销“赋能”,塑造“狼性”营销团队。
 
  “特别是我们的国际业务,现在占到了公司销售的20%,我希望三年后要占到35%以上,现在一带一路给我们提供了机遇,”马新强透露,目前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东等市场,华工科技已有重要突破,截至今年5月,公司国际销售同比增长近147%。
 
  在战略层面上,马新强透露,华工科技奖通过前瞻性并购、合作,完善“智能制造”产业链布局,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精准投入战略资源,挖掘各业务板块更多的潜力和合力。
 
  据了解,华工科技目前各业务板块发展势头良好。,截至今年5月,华工激光国际大订单同比增长100%以上。而传感器产业方面,华工科技围绕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车两大应用方向,重点研发了PWM控制器和PM2.5传感器等高附加值产品,目前已在上汽、江淮实现量产,规模、净利润大幅提升。
 
  在高端光模块激光器的芯片方面,华工科技光通信器件产业运营主体在成都设立研究所,有望实现芯片领域的重大突破,提升前端技术实力和产品能力。这一领域的市场空间可期。据悉,目前,中国已敲定5G路线图,并计划在2019年实现5G网络预商用,5-7年内5G基础建设总支出达18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5G将带动我国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
 
  2016年底,华工科技还已进入医疗装备及健康服务产业,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着手质子放疗装备研发,“质子重离子研发制造及诊疗中心”项目已签约落户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预计今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打造成全国示范性“质子、重离子诊疗中心。
 
  “我们今年还将募集18亿推进激光精密微纳加工智能装备产业化项目、基于激光机器人系统的智能工厂项目、物联网用新型传感器产业化项目、智能终端产业项目建设,项目投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助推华工科技快速发展”,马新强如此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