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长春2017:永利激光合束激光器国内首创

星之球科技 来源:新华网2018-03-04 我要评论(0 )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长春以8%的GDP增速,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脱颖而出,其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长春以8%的GDP增速,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脱颖而出,其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也高于副省级城市的平均增速。全市经济总量达到6530亿元,比去年净增544亿元,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长春紧紧围绕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由“制造”加快迈向“智造”,工业投资不断加码,大力发展高效高新现代产业……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长春经济逆势上扬、持续向好,走出了一条较快增长、较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不只如此,2017年,长春第十次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并再度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东北振兴的成就与发展,看到长春的努力与变化,由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互联网信息中心主办,新华网承办的“新时代 新征程 长春在行动”活动,诚邀全国10家重点新闻网站的15位记者组成采访团,一起见证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长春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长春2017:永利激光合束激光器国内首创
记者在写采访记录
2018年2月2日至2月4日,“新时代 新征程 长春在行动”全国部分重点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一汽-大众长春奥迪Q工厂、永利激光、荣德光学,通过走访长春市旧城改造工程和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共同见证这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三天密集的参观、走访、座谈,让网媒记者切实感受到长春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亲眼看到旧城改造、母亲河治理工程给这座城带来的幸福感。长春的变化与发展,让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记者感叹不已,纷纷用笔和镜头为长春的经济发展、经营环境和城市面貌点赞,2月4日至2月15日期间,新华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中青在线等网站发表了20多篇原创报道,国家近千家重点网站转载,将2017年长春的发展与变化客观地呈现给全国网友,掀起了长春新时期新发展的宣传高潮,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长春2017:永利激光合束激光器国内首创
 
记者在走访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
为长春“智造”点赞
2月2日上午,采访团来到号称“中国最高级的汽车工厂”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偌大的焊装车间,却看不到几个工人,清一色的是各种机器人。车间采用大众集团VASS电气控制标准,是一汽-大众目前最先进的焊装生产车间。车身生产过程中使用机器人高达400台,自动化率可以达到53%。
在涂装车间,没有难闻的油漆味。喷漆流程是由70台机器人自动完成的。很多记者感叹:“这个车间干净得像星级宾馆!”,难怪被称为“最美车间”!
“参观Q工厂,它又被称为一汽大众的绿色工厂,也是自动化最高的工厂,平均每2分钟生产一台车。在这个工厂看见人很新鲜……”中青经线记者在当天的微信朋友圈写道。奥迪Q工厂自动化生产线的图片当场就被多位记者刷进了微信朋友圈。
一汽对奥迪Q工厂的打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长春实践,也是老工业基地涅槃的一个缩影。
长春2017:永利激光合束激光器国内首创
 
记者在永利激光采访
在长春新区光电智能产业园,采访团参观了两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永利激光和荣德光学。
在永利激光,记者们现场领略了先进的激光雕刻技术,这家公司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生产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厂家,其研制的合束激光器为国内首创,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在美国地区市场占有率达50%。公司具备年产10万支二氧化碳激光管的生产能力,预计新厂建设完成可实现年产20万支二氧化碳激光管,2017年实现了国内外销售的双丰收,销售额提升48%。
长春2017:永利激光合束激光器国内首创
记者团采访荣德光学总经理倪国东
荣德光学是一家专业从事编码器专业制造厂商,从成立至今的11年里,一直专注于工业编码器和高精密联轴器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总经理倪国东刚刚从印度参加展会回到长春,他的印度之行很有收获,谈下了印度最大的一个销售代理商,能让他的公司在2018年快速地进入到这个加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倪国东对行业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的精彩分析、以及企业国际化发展规划吸引了很多记者,采访中忘记了午饭时间。
站在新时代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长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实践走出了一条较快增长、较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引来各大重点网站记者纷纷为长春的经济发展点赞——
2月4日,央视网发表了《长春经济增速领跑东北 科技创新成发展“起搏器”》;
2月5日,国际在线网《数说长春:2017年长春经济再造新亮点》,2月8日发表《“长春制造”加速迈向“长春智造”》;
2月6日,中国日报网发表《长春经济增长8%成亮点 服务业贡献率超过50%成新动能》;2月7日,中国日报网发表《科技型“小巨人”企业为长春创新型城市建设秀“大肌肉”》;
2月7日,澎湃新闻发表了《吉林长春:老工业基地布局新产业,亿元级投资项目逐年增加》;
2月8日,新华网发表《2017“量质齐升”的长春经济表现如何?让数据告诉你》和《2017工业总产值破万亿 新动能带领长春经济逆势上扬》;
2月9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发表《长春工业从“制造”迈向“智造” 平均每天新设企业超100户》;
2月15日,振兴东北网发表《还在唱衰东北吗?长春市发改委抛出数据驳诉“投资不过山海关”》。
记者在长春新区规划馆参观采访
为长春营商环境点赞
在长春新区规划展览馆,采访团记者见证了长春新区的发展速度——
长春新区坚持先行先试,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思路,结合承接市级行政管理权限,对管理体制进行优化调整,使新区机关更加精干,服务更加高效。
对项目审批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审批制,平均压缩审批时限50%以上,对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实行并联审批、分段审批,使审批时间从原来取得绿证后至少32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重大项目从引进落位到开工建设仅用1个月时间,创造了“新区速度”……
长春工业的回暖带动了长春经济实现了8%的中高速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增长的背后,是长春整体投资环境的改善。记者们敏锐地捕捉到长春经济增速背后营商环境的变化,并对“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理念给予高度评价。
2月5日,央视网率先发表《长春全力当好“店小二” 擦亮营商环境“金招牌”》;
2月6日,中青在线网发表《“最多跑一次”——长春新区力争打造全国一流的窗口服务》;
2月7日,国际在线网发表《“最多跑一次”助力长春新区“加速度”》。
记者走访长春南溪湿地公园
长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世忠向记者介绍旧城改造情况

为城市面貌点赞
长春新区自2016年组建以来,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战略使命,按照省市“打先锋、站排头”的总体要求,突出项目立区,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后来居上、当仁不让的竞进气势,全面加快建设步伐,基本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的奋斗目标。
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72亿元,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0亿元,同比增长24.5%。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29703户,同比增长41.5%,经济增速在省市领先,成为全省全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2月3日一早,采访团一行冒着洋洋洒洒的小雪花参观了长春南溪湿地公园、伊通河工业轨迹公园,在旧图片和新景象的对比中看到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给长春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
2016年,长春市启动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计划用四年时间将伊通河打造成绿色宜居的“生态轴”和美丽长春的“景观带”。这是长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治污最彻底的一次治理工程。2017年底,伊通河中段(主城区段)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完工,提交了一份让人满意的成绩单。
中青在线网记者在朋友圈写道:治理一条河流,改变一座城市。伊通河畔的面貌看起来真美,要是夏天来会更漂亮吧?!
新华网在《治理一条河 改变一座城——记长春伊通河综合治理》写道:“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伊通河流域将成为长春市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绿色生态新地标。
在劳谦公园和经开六区,记者们感受到长春旧城改造为城市面貌带来的华丽蜕变;深入居民中采访,一段段感人的小故事,还有写在百姓眼睛里真切的幸福感,让所有人看到旧城改造不只“面子好看”,更做到了“里子暖”,真正把幸福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
2016年6月,长春市启动实施新一轮旧城更新改造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对三环以内166平方公里旧城区实施综合改造,这项工程的启动,影响和改变了老城区202万百姓的生活,2017年末,旧城改造工程已基本收官。
中青在线网记者在《长春:旧城改造亮点多 流光溢彩迎新春》写道:
“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经历过它的辉煌与荣光,然而随着国家战略调整及东南沿海一批批城市兴起,长春陷入低谷期。如今,在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下,长春再度焕发青春,积极进行旧城改造,使得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旧城改造,今天的长春,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连续十次蝉联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长春,正保持着坚实沉稳的节奏,走入属于它的新时代。”
新华网在《一座城市的幸福感:记长春旧城改造》中写道:“2017年,长春市第十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同时,荣获‘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人民获得感案例奖’,无疑,这幸福感的获得有城市改造工程的汗马功劳。”
2月6日,央视网发表《长春:“美颜”母亲河 用水“讲故事”》,2月7日,发表《长春旧城改造:“面子”好看,“里子”暖心》;
2月7日,国际在线网发表《长春旧改:316个老旧片区换新颜》;
2月7日,中国青年网发表《新春将至,看长春人民的“幸福新生活”》;
2月8日,中青在线网发表《长春:旧城改造亮点多 流光溢彩迎新春》;
2月9日,中国经济日报网发表《图说长春市政府如何提高市民幸福感》;
2月9日,新华网发表《一座城市的幸福感:记长春旧城改造》,10日发表《治理一条河 改变一座城——记长春伊通河综合治理》。
愿长春的明天更美
中国经济日报网记者罗燕在2月4日微信朋友圈写道:“绿色、高科技、自动化、文化历史、内涵、热情、现代化……长春,这是我找出的你的代名词!”
“新时代新征程长春在行动”采访团记者大多来自北京、上海,三天长春之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除了用新闻报道真实呈现长春的发展与变化,离开长春之前,他们也留下了对长春真挚的祝福。
澎湃新闻记者洪燕华:“我是第一次来长春,也是第一次来东北,几乎是一秒钟就爱上了这块土地,孕育着希望与美好,希望东北越来越好。”
光明网记者赵洁:“我是云南人,有幸在长春工作半年,从西南到东北是不同的地貌、不同的风俗习惯,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衷心祝福长春发展越来越好。”
中国日报网记者王旭泉:“长春的变化,比我想像中变化更大,颠覆了之前头脑中对长春的印象,包括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者的理念,可以感受到长春在不断的进取,不断改革,希望长春及东三省可以建设得更好。”
中国网记者陈冰然:“此次来长春采访,感受到了长春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魅力,感受到城市发展与变化,也看到了长春在城市治理方面的理念与经验,祝愿长春发展越来越好。”
澎湃新闻记者张赛男:“我是第二次来长春,很喜欢这座城市,2017年长春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希望明年长春取得更好的成绩,经济越来越好。”
中国网络电视台李文学:“我来自哈尔滨,对长春并不陌生,此次采访也想探寻长春经济增速领跑东北四市背后的路径,因为东北振兴发展是一个整体概念,愿东北发展越来越好。”
中国青年网秦亮:“这是我第一次来长春,之前只觉得长春冬天冰天雪地的,但是来了以后完成不同,这里的人很热情,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中青在线网齐琪:“这是我第二次来长春,最大的感受是长春旧城改造和伊通河治理工程,为城市居民带来幸福,可以感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很方便很舒适,通过对创新型企业的走访,看到了东北工业基地振兴的希望, 希望长春发展得越来越好。”
中国经济网记者罗燕:“这几日的走访让我看到了高科技的长春,无论是一汽的奥迪Q工厂,还是科技小巨人企业,都让我看到了长春在进步,并且一些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我还看到了靓丽长春,旧城改造等民生项目为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城市整洁干净,是一座宜居的城市;也看到了不断在进步、不断在改变、不断在创新的长春。长春,加油!长春,进步!长春,棒棒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器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