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深度解读

硅基光子集成回路在中红外波段的应用

星之球科技 来源:中国激光2017-10-16 我要评论(0 )   

Photon. Res.封面故事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微电子研究院纳米光子研究中心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绝缘衬底上硅和绝缘衬底上氮化硅的用于2 m

Photon. Res.封面故事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微电子研究院纳米光子研究中心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绝缘衬底上硅和绝缘衬底上氮化硅的用于2 μm和3.8 μm的低损耗中红外波导及无源光子器件,提出了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作为中红外应用的方案。
中红外波段(2—20 μm)涵盖了很多分子的特征吸收谱。这一特性使得构建中红外光子传感器成为可能。这些传感器可应用于环境、工业的检测以及生物传感。此外,中红外波段含有大气高透射率窗口,可用于自由空间光通信和激光雷达系统。鉴于硅光子在近红外波段所表现出的优势,在中红外的应用中,它仍然是极具吸引力的技术方案。
 
许多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工艺兼容的材料体系和技术平台被开发用于实现不同中红外波段的低损耗光波导。这些材料包括绝缘衬底上硅、氮化硅上硅、硅上锗、绝缘衬底上锗、氮化硅上锗、硅上蓝宝石、硅上硅锗合金以及绝缘衬底上氮化铝。基于这些材料,世界范围内的许多课题组制作出了中红外无源、有源光子器件。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发表在Photonics Research 2017年第5卷第5期上 (T. Hu, et al., Silicon photonic platforms for mid-infrared applications )。
 
 
该文还报道了作者在短中红外波段所做的研究工作。他们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绝缘衬底上硅和绝缘衬底上氮化硅的用于2 μm和3.8 μm的低损耗中红外波导及无源光子器件,提出了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作为中红外应用的方案。分析指出,使用传输损耗为1.5 dB/cm的螺旋光波导可以实现20 ppm的探测极限。如果波导传输损耗减小,探测灵敏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微电子研究院纳米光子研究中心主任卢国强博士认为,相关研究对扩展集成光学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将高性能无源器件与中红外激光器、探测器集成,实现高灵敏度气体传感器。
 
基于中红外光子集成回路的紧凑型CO2气体传感器。中红外光源和探测器之间的光波导是与被探测物相互作用的元件,其螺旋结构可以增加相互作用的长度从而提高灵敏度。
 
论文链接:
https://www.osapublishing.org/prj/abstract.cfm?uri=prj-5-5-417

转载请注明出处。

硅基光子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